分卷(74)(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变法,极少有成功的,就因为变法会损害到旧利益集团,他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埋雷。
  裴凛之诧异他竟看得如此长远。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从古至今,变法未尝不有触及旧贵族利益的,秦国依赖著名的商鞅变法最终一统天下,但商鞅的不还是惨遭车裂而亡,旧利益集团的阻力太大了。
  郎君所忧心的不无道理,只是我们时间不多了。裴凛之皱起眉头,若是闵将军此时也在就好了。
  萧彧有些诧异,他居然会主动提起闵翀:算一下时间,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现在已经快十月,闵翀离开已有半年多,却还没回来。这次货物比上次多,易货时间会更长一些。但回来得越晚,航行就会越法不顺,一旦进入冬季,回程就逆风了。
  裴凛之说:闵将军若是能在,留他驻守崖州,我便可领兵东去,与梁王南北夹击,奇袭番禺。只要夺取广州,便能在陆上站稳脚跟。广州刺史若是不降,杀了也不可惜,若是能降,便招安了,一介降将,日后想必也没多少居功的本钱。
  萧彧知道他是想为以后扫清障碍,他摇头:此计不可行。崖州离交州太近,交州兵力多过广州,一旦广州求援,他们来崖州要比广州回崖州快得多。我们不能丢了崖州。
  这是他辛苦攒下来的基业,怎么舍得就这么放弃,不说别的,就光龙虎山的矿脉也是万万不能舍弃的。况且他们只有几千兵力,还有半数以上的新兵,就这么冒险去攻打广州城,胜算太小了。
  裴凛之说:那就只能用梁王之计了。
  萧彧长叹一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闵翀一切都顺利。
  裴凛之安慰他:郎君无需忧心,他们定然能够安全返航。
  萧彧说:你去通知姚陶、赖峰数人前来,我们再详细商讨一下此事。
  好。裴凛之起身出去了。
  萧彧再次叹气,梁王的建议是直接称帝,他却只想先称王,再慢慢图大。但不管称王还是称帝,萧祎都不会容忍他的存在,自己活着,对他来说就是威胁。
  他可以预见到,一旦称王,势必会招来萧祎疯狂反扑。
  不过此时除了广交二州的兵力,萧祎也抽不出别的兵力来,因为各地都在闹起义,所以自己还是有很大的生机。
  姚陶收到消息,急匆匆赶到萧府,还没下车,便有一匹快马在他的马车旁停了下来。马上的人吁了一声,是个少年郎的声音,不待马停稳,矫健的少年郎便从马上跳了下来,马也不拴,直接往里冲。
  门房看见他,惊讶道:思归,你怎么来了?
  思归笑逐颜开:郎君呢?船回来了,哈哈!
  门房也大喜:真的?那赶紧去告诉郎君,郎君在书房。
  思归说:对了,我的马没拴,你先帮我拴起来。
  好嘞。门房出来拴马,看见姚陶,姚大人,郎君在书房等你。
  姚陶问:什么船回来了?
  门房说:是闵将军出海的商船回来了。
  原来如此。姚陶恍然大悟,闵翀出海半年有余,难怪他们这么心急,看样子今日的事是商议不了了。
  果不出所料,他刚进了前院,便看见萧彧和裴凛之数人匆匆出来了。
  姚陶还没开口,便听见萧彧说:姚大人,今日找你来,原有要事相商。不过闵将军回来了,此时也需他参议,所以押后再议,明日再派车去接你。劳烦大人跑这一趟,实在抱歉。
  姚陶笑着说:听凭郎君安排,郎君有事先去忙吧。
  萧彧都等不及套马车,直接上了裴凛之的马背,阿平则被他放在两人中间。小家伙头一回骑马,兴奋得不得了。
  赖峰、向阳和关山也都上了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