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症状成因之—偶然提醒(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大家能够从那些案件中找出最基本的逻辑,就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到,案例在“表哥的笑”那个环节嘎然而止。
  这个笑看似简单,不起眼。但正好就是要寻找的那一点致病因素。
  这一点到底有何特殊?竟能牵一发动全身?
  它又是如此的不起眼,以致不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无从了解和关注。
  患者也总是认为自己的病源异常强大,必定要经过极大力量地改变才能起效。
  任何好转都被他们认为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因为这种好转来得太过简单。
  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偶然因素”和“外力作用”。
  何谓“偶然”?
  偶然就是随机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同样生在一种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会有较大差异?有开朗和悲观之分?
  同一种家庭背景,这是必然的。子女都必然经历的。
  那么,什么是偶然呢?
  那就是兄弟姐妹不一定都要经历的,随机发生的。
  回到上例,当那个男孩的父母在争吵的时候,男孩并未知觉,依然自娱自乐地玩玩具。
  在他的潜意识中,父母和他之间永远是有爱的,不可分离。
  所以,如果父亲愤怒地踢开他的玩具,本能地反应就是敢于抗拒父亲。
  抗拒过后,就会被淡忘。
  这跟我前例中举的考100分的例子相关。
  如果考不到100分,会很痛苦,焦虑;
  如果放弃100分的理想,会变得无所谓和抑郁。
  所以,只能无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转移注意力,消除焦虑;而又不放弃理想。
  当没有考到100分的时候,本能地惊讶反应会抵消许多负面情绪。
  同样的,过度依赖母性、强烈抵抗父性,会形成强迫;而放弃母性,又会抑郁。
  所以只有无条件相信一定能战胜父亲的刚烈,才能转移注意,而又不背弃母亲。
  只有一个人无条件地相信能够胜利,失败来临时,本能地意外反应才会显现出来,成功抗拒痛苦。
  所以,如果按照这条道路,上例中的男孩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亲愤怒一踢,自然的本能必定会爆发出相应地对抗。对抗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能的抗拒已经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男孩的本能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极其隐秘而微妙的转折。
  这个转折就是——表哥那若有所指的笑。
  男孩在此之前,无条件的信任保持得很好!总是无条件相信父母的爱。
  不管是他们相互的,还是对他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