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朗点头将清单递交给公孙策说道:“正是如此。还请公孙司马将印信好生保管,不可遗失。凭此印信,公孙司马可向周边秦军沟通信息,或者求援。而且还可直接派遣信使前往咸阳,沿途秦军不会阻拦,还会为信使提供各种帮助。”
  公孙策点点表示知道了,他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看到主将印信被夺,敌人利用印信施展计谋的片段。再看清单,五连轻弩一百具,每具配弩箭六十。还有六千备用弩箭,合起来一共一万两千支。
  秦朗指挥麾下秦军将轻弩摆放在村口,又将弩箭按照六十支一捆的规格,码了二百捆。公孙策拾起一具轻弩,秦朗在一旁很自豪的解释说:“这是大秦刚刚成立的工坊制造的,时间紧凑,只赶制了二百具,已经悉数送往前线。公孙大人麾下精锐符兵,都能娴熟操控这些轻弩。”
  秦朗的话让公孙策皱眉,问道:“精锐符兵?刚制造的符兵不行么?”他知道所谓的精锐符兵就是白银阶的符兵,可他手下白银阶的符兵都是骑兵,经过几次战斗已经和坐骑磨合完毕,成了专业符骑。如果让他们来当弩兵,他的骑兵部队就废了。即使那些新造的符兵可以骑在马上,可能有多少战斗力?
  秦朗楞了楞才继续解释:“也可以,就是操作不熟练,无法将五连轻弩的真正威力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因为操作不当,进而将轻弩损坏。”在秦军眼中,弩兵是一种高贵兵种,通常都是由身据公士或上造爵位的秦兵来担当。这些秦兵都是从战场上取过敌军甲士首级的的精锐,所以秦军弩兵就应该由精锐来担当的传统就流传下来了。
  他也捡起一把轻弩,两三下拆开,又拆了一把轻弩指着一地的零部件说道:“即使损坏了也妨碍不大,这些轻弩的零件都是统一标准打造,可以混用。即使战后有部分弩具损坏,也可重新组装,将轻弩的折损率降到最低。”说完他用地上的零件两三下就重新拼装出两具轻弩,调试了一下,确认无误后放到了地上。
  几个符将先后回来确认弩箭数目完整,没有遗失后,公孙策挡着秦朗的面在清单上盖上自己新得的印信,又将自己的大名和接收日期签上。秦朗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收好清单抱拳说道:“秦某已完成任务,不敢耽搁。祝公孙大人一路凯歌,逢战必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