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亮的伤口开始消毒处理时,剧烈的刺痛让郭亮醒了过来。手里紧紧抓着李晶的手,瞪大了眼睛,忍受着浑身伤口的疼痛,一声不吭,一脸冷汗。他见李晶转头,不由抬起头一看,见公孙策拉着安梦的手一瘸一拐走了过来。
  看见公孙策拉着安梦的手,郭亮的同学个个都有想法,个个不同,一个个转着眼珠子,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对于这些人,公孙策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他们的心发生了波动,甚至发现一个短发女子一眼的羡慕,掩藏着深深的不服气。
  “小子,能不能撑过来?”公孙策点了一根烟,问郭亮。早听郭亮说过公孙策言行无忌的李晶不以为然,其他同学虽有不满,却不敢表现出来。只有一个戴着眼睛的男生冷哼一声,转头看向他处。公孙策还感觉到自己的手心,被安梦狠狠捏了一下。
  郭亮一张俊俏的左脸颊上贴着纱布,一张脸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因为失血,白的似乎和纱布一样。他望了一眼李晶,张嘴露出洁白的牙齿无声笑了笑:“公孙大哥似乎说过,将来要让你的儿子娶我女儿,没有生出女儿,我怎么能死?就是死,也要看到我外孙出生再说。嘿嘿~”
  李晶没好气的给了郭亮一个白眼,很想狠狠掐一把郭亮的手。念在他是重伤员的份上,又大度的绕过了郭亮。不过一张脸却是红扑扑,想到了一些她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公孙策听了笑笑了,不顾地上尘土席地而坐,安梦也是坐到他身边,她感觉待在公孙策这个新认的大哥旁边,能安心。
  “当初是看你小子长得好看,想来女儿也应该长得不错,勉强能当我公孙家的儿媳妇。没想到弟妹比你小子还好看,一个女儿怎么能够?加油吧,我有多少个儿子,就要给老子生出多少个女儿!”公孙策见郭亮精神不错,知道没事,就开起了玩笑。
  如果马成或者雪凌在这里,就知道公孙策开的玩笑不全是虚假。他们深知公孙策很多想法都是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往往一些无聊的东西公孙策又会一脸庄重,语气郑重的和你讨论。让不熟悉他的人琢磨不透,但聪明的人。
  比如郭亮,虽然脑袋感觉有点空,可他知道公孙策在说真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刚才救了公孙策。而公孙策有信心在将来混出一番局面来,这是在为他做一个保证,保证就是六个字:苟富贵,无相忘。
  至于生多少儿子就需要他家多少女儿,纯粹的玩笑话。如果谁把这个当真,那才是脑子不正常。
  “好,一言为定。”郭亮望着公孙策,语气坚定。
  “先把身体养好,虽然咱传承者身体潜力被开发不少,始终还是肉体凡胎。希望你不要后悔,后悔还来得及。”公孙策抽了一口烟,语气轻松,他知道郭亮明白自己的意思,还表示愿意跟着自己,他真的是开心。
  郭亮救了他的命,他很感激。如果不跟着他,他觉得迟早会和郭亮兵戈相向。免得到时候头疼,还不如早做防范,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扼杀在萌芽之中。
  郭亮点点头,忍受不住一波波的疲倦,睡了过去。
  ----感谢两位名叫雷锋的读者大大支持!对新写手来说,每一份收藏、每一张票票,甚至是点击,都是不断支撑的动力!再次感谢~新的一天开始了,祝大家各种愉快!----
  第二十七章 咸阳来使
  乱军并没有衔尾追杀而来,公孙策八百人总算是赶中午之前,草草修建了防御工事,利用小村现有的房屋和街道,修了三排防御矮墙。公孙策只要求坚固,等挡住敌军的冲击就成了。三排矮墙既能减缓敌军前进速度,又能让大量的敌军通过后稀稀落落,无法用人海冲击他。这样他才能在村中心用戈兵将其绞杀!
  敌军没有追来,公孙策也算缓了一口气。命令部队休整做饭,他取出地形图开始分析路线。如果可以,他会另选一条道路,绕过面前这些敌军,直接去攻占下一处县城。只要他在升一级军功,就能有一千符兵,加上杜氏天兵的远程打击,磨死那群敌军不是问题。
  “大哥,南边有一队秦军过来了。”安梦端着一碗饭菜进来,公孙策端起米饭一听有秦军过来,放下米饭瘸着腿临走说:“妹子先吃,我去看看。可能是咸阳那边来的人,按时间来说刚好。”
  安梦点点头,端起另一个小碗,似乎怎么都没胃口。拿过公孙策遗留在桌子上的地图看了起来,看见公孙策在地图上的各种标记。经过的地方行政村镇凡是打过仗的都划了一个叉,并简单写了战况和总结,她不由的在脑海里浮现出公孙策跃马执戟,一骑当千的英勇画面。
  刘威见公孙策出门,从房顶跳下来,指着南边的秦军说道:“估计那是咸阳来的队伍,只有咸阳才有大队的佩剑秦军。”秦军之中,基层士兵都是持戈,精锐或有身份的秦兵才会佩剑。咸阳的五万中尉军个个佩剑,尽是精锐。
  “希望咸阳方面能给我们一个好消息,我们面对的敌军不好啃。”公孙策拄着立在门前的青龙戟,走向村南。沿途符兵都在吃饭,见他走来纷纷起身,他示意符兵继续吃饭,将周围符将召集,一起在村口迎接咸阳方面的车队。
  车队只有约有二百人,押送着十辆马车,从马车的行进速度来看,装载的物品重量不轻。队伍正前方,一个身披铁甲,头戴板冠的军官骑着一匹战马。公孙策判断对方爵位比自己低一级,和符将成申一样,都是第五级大夫爵位。
  “中尉军左军曲将秦朗拜见公孙司马!”走到村口,那名军官翻身下马,抱拳行礼。他和公孙策不是一个系统的,虽有上下级别差异,行个抱拳礼就成了。而且他是咸阳来的,代表着咸阳方面的意志,就是不行礼,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咸阳令李斯大人签发的手令,还请公孙司马验证。”秦朗从背后取出一个密封竹筒,双手递上。公孙策身后一名随身符将接过竹筒,又递给公孙策。期间秦朗看见公孙策背后十几名军官,还有村中密密麻麻的黑衣秦军,不由暗自乍舌。
  这个公孙策发展速度未免太快,当初从咸阳派出的十二队开路队伍,已经有四路尽数覆没在敌军手中。只有三人攻取了县城,另外两个都是取了巧,让县城复活的秦军损失惨重,无力清剿县内村镇。只有公孙策完全清剿了县城敌军,让刚刚苏醒的军魂实力得以保存。
  公孙策打开竹筒,里面是一幅卷轴,卷开一看是咸阳令李斯的手书,字体不再是令人蛋疼的秦篆,而是隶书。简略一读,他不由喜出望外。李斯写的很多,有他最需要的虎符知识,还有一批咸阳方面刚刚制造的五连射轻弩,两人协同操作,杀伤距离足足二百步,也就是三百米!
  “这是李斯大人命我转交大人的印信。”秦朗又双手捧着一个雕花木盒,一脸郑重。公孙策接过一看,木盒内是一枚银质方印,宽四指,厚两指,顶端是一尊银白色的老虎,仰天长啸,极具气势。
  秦朗见公孙策把玩着白银印信,继续说道:“请公孙司马验证印信是否正确无误,若是没问题,还请验收这批五连轻弩。”说着他又掏出一份清单,递给公孙策。
  公孙策拿着印信在一张纸上一盖,盖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仔细辨认后是“司马公孙策印”六个字。确认无误后他问秦朗:“下次我晋升后是不是还要再换一枚印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