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节(2 / 4)
君主以身作则的效果是极大的,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天子你怎么样对待你的宰相,你的宰相就会怎么对待僚属,既而一层层向下。
隋炀帝不在乎天下百姓,那底层的胥吏就敢随意压迫。
君主不在乎军队中的士卒,那军官们就敢欺压士卒。
正如天子你曾经经常慰问士卒,现在还在宫中让士卒们演武,大唐的官吏都知道你重视军队,所以士卒的待遇比武德年间要好。
这就是你作为君王的垂范作用。
政治清明与否,和臣子的关系不大,而在君王,如果你想要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那就要维持现在的境况。
这就叫做开明政治,开明则有圣王出。”
“开明政治!”
李世民呢喃着这个词,他突然站起身,从众人的面前走过,走到殿中央,又向前走了两步,他的脚站在光中。
他望着脚上反着光的鞋,又向前一大步,这下温暖炽热的光全部都照到了他的身上。
李世民转过身望着诸位宰相,众人也同时望着站在光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指着那从殿中射进来的光束朗声道:“国师,这开明政治,就是光。
圣王,就是从光明中走出的人,然否?”
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太极殿中,久久未散。
————
唐朝的宰相制度,不,应当说贞观朝的宰相制度,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直到今日,我们依旧深受这种宰相制度的影响,洛苏为其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他所总结的理论,促使李世民以及往后的所有君主,对其怀有崇高的敬意。
……
“独属于大唐的光辉,从帝国的最顶层照射下来,李世民和他的宰相们,共同维护着一个堪称君主专制时代最开明的政治制度,李世民倒下后的政治遗产,宛如一座座横贯的山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唐王朝兴衰史》
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
太极殿中,光线洒落,很是亮堂。
李世民坐在正中,其余诸位宰相按照位次坐在两侧,洛玄辰坐在右手第三的位置,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正三品,和中书令、门下侍中级别相同,但因为不是三省长官,所以在政事堂按照官职排位第五。
宰相排次是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政事堂中按照官职最低的是魏征,他是中书舍人知政事,这只是一个正五品上的官职。
洛玄夜身上挂着检校尚书左仆射的官职,所以他虽然是武将,不参与政事堂事务,但政事堂集体和天子问对时,他也在,而且还是坐在第一的位置。
洛玄辰、洛玄夜、洛玄凌三兄弟中,如果单纯论手中的权力,身为吏部尚书,洛玄辰现在是最大的,还要胜过洛玄夜。
这就是和平时期的宰相!
至于曾经跟着窦建德的洛玄云如今还赋闲在家,是一介白身,洛玄夜在等待一个大唐对外战争的机会,再向李世民举荐,让他出仕,进而凭借战功一跃而起。
今日君臣正在奏对,李世民是相当懂得放权的君王,他不仅仅是不独自手揽大权,他甚至认为君主手揽一切权力,将自己累个半死,是错误的。
他治理国家,最常做的就是去灵天阁找洛苏商议,而后召集诸位宰相商议国家大政,决定之后就放手去做。
他让宰相封德彝推荐人才,但结果却让李世民很不满意,封德彝对这件事很敷衍,有些搞笑的说没有人才。 ↑返回顶部↑
天子你怎么样对待你的宰相,你的宰相就会怎么对待僚属,既而一层层向下。
隋炀帝不在乎天下百姓,那底层的胥吏就敢随意压迫。
君主不在乎军队中的士卒,那军官们就敢欺压士卒。
正如天子你曾经经常慰问士卒,现在还在宫中让士卒们演武,大唐的官吏都知道你重视军队,所以士卒的待遇比武德年间要好。
这就是你作为君王的垂范作用。
政治清明与否,和臣子的关系不大,而在君王,如果你想要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那就要维持现在的境况。
这就叫做开明政治,开明则有圣王出。”
“开明政治!”
李世民呢喃着这个词,他突然站起身,从众人的面前走过,走到殿中央,又向前走了两步,他的脚站在光中。
他望着脚上反着光的鞋,又向前一大步,这下温暖炽热的光全部都照到了他的身上。
李世民转过身望着诸位宰相,众人也同时望着站在光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指着那从殿中射进来的光束朗声道:“国师,这开明政治,就是光。
圣王,就是从光明中走出的人,然否?”
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太极殿中,久久未散。
————
唐朝的宰相制度,不,应当说贞观朝的宰相制度,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直到今日,我们依旧深受这种宰相制度的影响,洛苏为其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他所总结的理论,促使李世民以及往后的所有君主,对其怀有崇高的敬意。
……
“独属于大唐的光辉,从帝国的最顶层照射下来,李世民和他的宰相们,共同维护着一个堪称君主专制时代最开明的政治制度,李世民倒下后的政治遗产,宛如一座座横贯的山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唐王朝兴衰史》
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
太极殿中,光线洒落,很是亮堂。
李世民坐在正中,其余诸位宰相按照位次坐在两侧,洛玄辰坐在右手第三的位置,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正三品,和中书令、门下侍中级别相同,但因为不是三省长官,所以在政事堂按照官职排位第五。
宰相排次是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政事堂中按照官职最低的是魏征,他是中书舍人知政事,这只是一个正五品上的官职。
洛玄夜身上挂着检校尚书左仆射的官职,所以他虽然是武将,不参与政事堂事务,但政事堂集体和天子问对时,他也在,而且还是坐在第一的位置。
洛玄辰、洛玄夜、洛玄凌三兄弟中,如果单纯论手中的权力,身为吏部尚书,洛玄辰现在是最大的,还要胜过洛玄夜。
这就是和平时期的宰相!
至于曾经跟着窦建德的洛玄云如今还赋闲在家,是一介白身,洛玄夜在等待一个大唐对外战争的机会,再向李世民举荐,让他出仕,进而凭借战功一跃而起。
今日君臣正在奏对,李世民是相当懂得放权的君王,他不仅仅是不独自手揽大权,他甚至认为君主手揽一切权力,将自己累个半死,是错误的。
他治理国家,最常做的就是去灵天阁找洛苏商议,而后召集诸位宰相商议国家大政,决定之后就放手去做。
他让宰相封德彝推荐人才,但结果却让李世民很不满意,封德彝对这件事很敷衍,有些搞笑的说没有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