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聊了一会儿孩子,便说起了他们将要进行的改革。
  他们想听一听林北的意见,林北想了一下说:“仅守着一亩三分地,即便深耕,亩产也只能增加百十斤,想要增加粮食数量,得租别人的地种植粮食。”
  水泥厂厂长刘义海抓一把花生分给众人,问:“你的意思是把水泥卖到其他地方?”
  “我跟你说种粮食,你说销售水泥。”林北顿了一下说,“把怎么得到大量粮食的方法套用到销售水泥上,能不能成,你可以试试。”
  “可以尝试一下。”窑厂厂长陈良山若有所思道。
  “也不能忽略深耕。”赵康说。
  到底怎么深耕,怎么扩大销路,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
  来茶馆前,林北到丽皇大饭店订了一桌饭菜。众人在茶馆坐了一个下午,直接去了丽皇大饭店。
  饭桌上,林北和大家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
  众人不解,林北卖礼盒那么赚钱,何必花费时间、精力建房子,和卖礼盒相比,建房子赚的钱压根不够看。如果说林北用差的建房材料赚大的差价,他们能够理解,但林北订的全是好的材料,这让他们看不懂林北。
  他们知道林北的出身,也知道那些泥瓦匠和林北来自同一个地方。林北和其他人合伙开了食品厂,显然林北的事业重心放在食品厂上,他之所以没有解散建筑工程团队,会不会是给同乡一个出路?
  因为如果林北解散了建筑团队,人心也就散了,他们单独在市里干,很快被本土瓦匠工排挤走,他们只能回家。
  众人认为自己看到了真相。
  林北不指望给人建房赚钱。他既然不图钱,总得图声誉吧。只有声誉一直好,他的同乡们才能在市里立足。
  大家默默分析,自认为摸到了林北的底线,底线就是用真材实料建房。林北在建筑方面没有更高的追求,与他们而言,林北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没有必要和林北维护好关系,但是林北在卖礼盒方面一枝独秀,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厂子效益一直好,他们相信这些年,该赚的、能赚的钱他们都赚了,他们总得给厂子、员工留一条退路,万一厂子倒了,可以把厂房和员工打包卖给林北,这也算给厂子和员工安排一个好的归宿。
  众人默契的选择不跟林北弄虚作假,林北找他们采购建房材料,安排给林北发他采购的规格。
  林北打点好材料商,确定他不在,这些生意人不会拿次的充当好的糊弄建筑工程队成员,也防着成员,一旦有成员心大了,动了坏脑筋,私下里联系材料商把好的建房材料换成次的建房材料,材料商会知会他一声。
  林北和众人在饭店门口分开,带着小孩到旧码头看灯会。
  林聪坐在竹椅里,扶着车龙头抬头看飞到夜空上的星星。他指着天上说:“爸爸,星星从这个方向飞到天上上班,月亮呢?它从哪里飞到天上?”
  “它们不是星星,它们是孔明灯。”林北看着夜空中的灯火说。
  “灯?它为什么会飞?”林聪惊奇问。
  林北把取得初中文凭的聪聪告诉他孔明灯飞上天空的原理告诉没有小学文凭的聪聪。
  林聪:“哦。”
  他听不懂,但是他记住了爸爸说的话。
  父子俩到了旧码头,被一堵巨大无比的灯墙震撼到了。灯墙上挂满了灯笼,灯笼上写了字,林北锁了车,扛着林聪走过去,林北读上面的字,读了一半,意识到是灯谜,他带着孩子在这里猜灯谜,遇到不会的,林北说:“下年,我说不定就会了。”
  “嗯嗯。”林聪重重点头。
  父子俩被戏文吸引,他们过去看艺术家唱戏。
  林聪看不懂,看了一会儿就失去兴趣了,捧着爸爸的头,让爸爸看那边。
  路灯下摆满了摊子,林北迈步朝那里走去,给聪聪买了一个孙悟空糖人,买了五个孔明灯,父子俩给自己放一盏孔明灯,给家里的余好好放一盏,又给林志炳、徐红英放了孔明灯。
  父子俩晚上玩疯了,第二天起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