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33 / 3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一等。等见了定生细谈,省得我一番话做两番说。”
  “既如此,我们就走吧!”杨文骢说,“他住在二酉堂。”
  天下书籍之富,无过金陵;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三山街;三山街书客之大,无过蔡益所。他开的一家书铺,就叫二酉堂。二酉是指湖南沅陵大酉、小酉二山,相传这两座山洞中,藏书极富。蔡益所所发售的书,上至经史,下及唱本,无所不有,确不愧“二酉”的嘉名。
  当然,生意最好的是子午卯酉的大比之年。这年岁次乙酉,虽在国破家亡之时,依然不废开科取士的盛典。只是考试只重太祖高皇帝与刘伯温所创意,而到成化年间格式大备的八股文。也因此,三场考试仅重考八股文的头场。说是只要把“宇宙者天地之乾坤”这一套陈腔滥调弄熟了,就能中举,固不免过甚其词。但揣摩风气,却是下场的举子,在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
  所谓“风气”是文章的文气。这几年流行华腴典丽,过几年又会注重清瘦峻峭,揣摩得法,便能高中。
  揣摩要有范本,称为“刻本”。刻本一共四种,第一种称为“程墨”,是每一科主考的文章及下场举子闱墨的精华合刊而成;第二种称为“房稿”,是十八房考官所作;第三种称为“行卷”,是举人平日的窗课选萃刊刻;第四种称为“社稿”,是各文社会课之文。
  这四种刻本,最重要的是“房稿”。但在“复社”全盛时期,却是复社的社稿特受重视。如今东林正人君子为马、阮所仇视,复社好几年不刻社稿了,所以依然是房稿最吃香。
  各大书铺,三年一次的大生意,就刻印房稿发售。房稿要评要选,多请文名最盛的人主持,名之为“操选政”。蔡益所这年请到了两位大名士操选政,就是陈定生跟吴次尾。他们俩就住在二酉堂楼上,做蔡益所的上宾。
  杨文骢陪着侯方域安步当车,到了三山街,老远就看到二酉堂门庭若市。走到门前,但见高悬一张方幅红笺,右面四个大字:“复社文开”;左面另有一行小字:“壬午、癸未房墨合刊”——壬午是上一科乡试之年,癸未是紧接下来的会试之年。
  伙计听说是“陈相公、吴相公”的朋友,急忙放下手里的生意,引领上楼——楼上别有天地,中间一张大长桌,一头堆积文稿,一头罗列酒肴。陈定生一手执笔,一手持杯,念念有词地振笔疾书,听得楼梯声响,回头一看,喜逐颜开地起身迎接。
  “啊,啊,朝宗!龙友也来了。”陈定生问,“哪一天来的?”
  “今天刚到。”
  “不是说你参史公之幕,想来是有公干?”
  “什么公干?说来话长。”侯方域四面看了一下,“次尾呢?”
  “拜客去了。休管他。”陈定生问道,“上江消息如何?”
  “消息不好。骄兵悍将,自相倾轧,一时也说不尽。唯有一事,可以告慰,贞娘不日就要回金陵了。”这一说,不但陈定生,杨龙友也深感意外,“怎的!”他问,“你从何得知?”
  “是我亲自相遇,还料理了她的‘婚事’,如今又是自由之身,可以跟定生做伴了!”说罢,拿起酒杯,浮一大白。
  于是侯方域将与苏昆生、李贞丽的一番意外遭遇,细细说了一遍。不但陈定生大为欣慰,连杨文骢亦喜不可言,自道可以借此补过,极力劝陈定生将李贞丽携归宜兴,别营香巢。
  “到时候再看。此时此地,祸福不测,凡事做不得自己的主。”
  一语成谶,果然祸福不测。
  这天是侯方域到金陵的第五日。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他每天都到二酉堂,与陈定生、吴次尾盘桓。那天下午正在把杯论文,谈得起劲时,只听楼下鸣锣喝道——这是不足为奇的事,每天都有显宦从三山街经过,陈定生与吴次尾也对这些声音听得多了,并不在意。奇的是,锣声及门而止,不能不令人注意,莫非有官员到二酉堂来拜客?要拜,不会拜蔡益所,当然是拜他们三个人中的不知哪一个。
  都猜错了!这个显宦是为“复社文开”四个字所吸引停轿的。而且这个显宦也是他们所万万想不到的:新升兵部侍郎,特赐蟒袍玉带,钦命防江的阮大铖。
  他到三山街是来拜访佥都御史越其杰,一眼发现那张朱笺,即时吩咐停轿。“长班,”他喊,“把那张什么‘复社’字样的红纸,揭来我瞧。”
  一看之下,不由得就勾起了新仇旧恨,而且迁怒到蔡益所,当时便传管理地方的“坊官”。
  “这个什么复社的陈定生、吴次尾,是东林后起,与周镳、雷演祚同党,朝廷正在访拿。”
  “喳!”坊官响亮地答应。
  “还有这个书客,居然敢留他们选书,真正大胆之极!替我先拿了来。”
  阮大铖没有想到陈、吴二人就住在二酉堂楼上,所以只传拿蔡益所,当街询问。
  蔡益所虽是书商,见过许多达官贵人,所以并不畏惧,到得阮大铖面前,从容说道:“小人蔡益所,并未犯法。”
  “你刻什么‘复社文开’,犯罪不小!”阮大铖喝道,“还敢嘴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