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充分意会了的郑徽,故意做出歉然的神色,“恕我直说,我那院子要夏天才好。”
  “冷?”阿娃打断他的话,问了一个字。
  “很冷。”他点点头,又说,“而且院墙之外,就是街道,车马喧闹,读书不容易静得下心来。”
  “读书是要紧的。”李姥神色凛然,“一郎进京的第一大事,我们可耽误不起。阿娃!”
  “嗯!”阿娃应了一声,不说什么。
  母女俩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一齐转脸,看着西面的帷幕。
  “一郎,你搬到这里来住吧,让阿娃照料你,总比你几个管家照料你要舒服些。”
  郑徽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他已料定李姥必将有此表示,但此刻亲耳听到她这样亲切地说,心头仍禁不住涌现阵阵狂喜,“谢谢姥姥!”他这样说了以后,又转脸看着阿娃,却只是笑着,一句话都没有。
  “不过,”李姥又说,“别院的屋子仍旧留着,做一郎的书房。”
  “一郎,听到没有?”阿娃娇羞地笑道,“你在我这里,要守我的规矩,若是不守规矩,我撵你到书房去睡。”
  “一定守你的规矩。但你得先说说,你有些什么规矩?”
  “第一,不准喝醉酒!”
  “这好办。你看我快醉了,把酒收起来,不让我喝就是了。”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将来我不准你喝酒,你可别跟我耍赖。”
  “不会,不会。”郑徽催问道,“第二呢?”
  “第二,你得用功读书。”
  这个规矩,郑徽却不愿做任何表示,恃才傲物的他,觉得阿娃来干涉他用功读书,是件可笑的事。当然,他充分理解她是一番情致深厚的好意,只是这番好意虽不便拒绝,却也难以接受,便做了个含蓄的微笑,不置可否。
  “这倒是真的。”李姥放下酒杯,帮着她女儿说话,“不管你是世家子弟,还是满腹经纶,如果榜上无名,什么都是假的。”稍微停了一下,她换了种异常感慨的声调又说,“生死荣辱,得意失意我一生经历得多了,照我看,读书人最难堪的事,恐怕就是‘打毷氉’了。”
  郑徽愕然不解,“请问姥姥,”他说,“什么叫‘打毷氉’?”
  “‘打毷氉’你都不懂?”
  于是李姥为他解释。进士考试,每年照例在二月间放榜,新科进士谒宰相、拜主考,雁塔题名,曲江大会,贵族世家争着置酒相邀,几乎宴无虚夕,像这样总要热闹个两三个月,等新科进士离开长安才了事。其间种种应酬场合,也邀请落第的举子参加,虽不及第,却可醉饱,称为“打毷氉”——对失意者的杯酒相劳,原有极浓的人情味在内,但身历其境的,眼看别人飞黄腾达,到处受人欢迎恭维,而自己却愁着回到家乡,不知用什么态度去应接父母亲友失望的眼光,这种滋味是不容易消受的。
  郑徽明白是明白了,却全然想不到此,“姥姥!”他大声地说,“你尽管请放心,试期不远,等我中个进士你看看!”
  “但愿如此,我们也叨你的光。阿娃,你敬一郎一杯!”
  母女俩一齐敬他的酒,他居之不疑地干了,照着杯说:“姥姥,谢谢你这杯酒——这杯酒,等明年二月,礼部放榜,我再回敬。”
  “哟!”阿娃刮着脸羞他,“听你这口气,新科进士倒好像是你衣袋里的什么东西,拿出来就是。”
  “你不信?阿娃,”他很认真地说,“我们打个什么赌。”
  “信,信!”阿娃原是开开玩笑的,决不能跟他认真,便这样哄孩子似的附和着他。
  “真的,随便你赌什么,我都敢!”他还是有些意有未怿的样子。
  “为什么要跟你打赌?我赌赢了,于我有什么好处?”
  听到她这样说,郑徽才又高兴了,殷殷地劝李姥喝酒。不久,李姥多喝了几杯酒,渐有倦意,郑徽也还需要安顿住处,便早早地散了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