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可错过的美景(3 / 7)
不幸的是,这座木质结构建筑在建成后的半个世纪里,连续遭遇两次火灾,烧毁了大部分建筑。1825年,著名建筑师博韦对它进行重新设计,而后又全力主持修建。1856年,获得再次重生的大剧院顺利落成。1958年,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建,最终使其成为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剧院建筑。
◎宏伟的建筑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莫斯科的艺术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现已建成了二三十座大中型剧院。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这座古老的莫斯科大剧院。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是一座高约40米的乳白色古典主义建筑。它的正门前面竖立着八根高15米的白色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门廊上方装饰着艺术之神阿波罗驾驭着马车的青铜雕像,造型非常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整座建筑的风格雄奇壮丽,内部设施相当完善。位于中央的演出大厅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调,富丽堂皇,气势逼人,包厢共有6层,全高21米。舞台上可以容纳1500人同时演出,大厅里设有2150个座位,无论观众处于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音响效果。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花篮式大吊灯,造型华丽、光芒四射,为整个空间提供了主要照明。
剧院外部的广场犹如一座花园,随处可见鲜艳的花朵、葱郁的绿草、流动的喷泉、白色的石阶,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舒畅。
◎大剧院的《天鹅湖》
从当年的俄罗斯剧院到今天的大剧院,莫斯科人民已经陪伴着它走过了200多年。除了首场演出,大剧院于其后上演的剧目几乎全是俄罗斯经典歌剧。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等。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200多年以来,大剧院里还陆续走出过一批优秀的歌唱家与舞蹈明星,比如夏利亚宾、涅日丹诺娃、伊凡诺夫、阿尔希波娃与乌瓦洛夫、加林娜·乌兰诺娃等人。
如果要问大剧院的代表作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芭蕾舞剧《天鹅湖》。1877年,《天鹅湖》在大剧院首演时反响平平。20多年后,此剧经过重新编排,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结果一炮打响,名声大噪,《天鹅湖》相继被许多国家搬上了舞台。直到今天,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代表作已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上百个版本,但莫斯科大剧院的《天鹅湖》仍然是人们公认的最经典版本。
坎坷与荣耀已成过往,大剧院现在是莫斯科的艺术象征,也是俄罗斯通往世界舞台的一张金质名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它的地位等同于克里姆林宫,因为“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是艺术的圣殿”。
夜色中肃穆庄严的大剧院
普希金广场: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在俄罗斯的大型城市里,时常可以见到以普希金命名的博物馆、文学馆或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莫斯科就有一座普希金广场,人们说:“如果红场是莫斯科的心脏,那么普希金广场是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莫斯科早先曾有一座苦行修道院,人们把修道院旁边的广场称作“苦行广场”。1937年,为了纪念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扩建了苦行广场,将其改名为普希金广场。
这座广场上矗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它由19世纪后半期在巨型雕塑领域富有才华的雕刻大师亚·米·奥佩库申设计建造。1860年,纪念像建成于圣彼得堡的皇村,准备在普希金所读中学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上揭幕亮相,但后来被移往莫斯科。1880年,莫斯科人民为纪念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雕像基座上刻着普希金的诗句:“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和同情。”
普希金广场居于闹市之中,附近辟有一座美丽的街心花园,花园里遍地鲜花,还建有大理石喷泉、花岗石台阶与古朴灯饰,景色优美。平时这里是年轻人青睐的约会场所,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但一到6月6日普希金生日之时,广场上便会涌现许多手捧鲜花的人们。他们为伟大的诗人献上诚挚的敬意,不少人还会坐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深情地朗诵诗人的作品。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在文学生涯中,普希金为俄罗斯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代表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有人认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不幸的是,令人们如此喜爱的这位诗人却英年早逝,他的离去缘于一场由感情引爆的决斗。
普希金与妻子结婚后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不久,有位法国宪兵队队长丹特斯开始向他妻子大献殷勤。1837年,两位情敌展开了一场决斗,结果普希金身受重伤,两日后不治而亡,死时年仅38岁。当时的俄罗文学界曾发出一声悲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之死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生前曾下过一道匪夷所思的禁令——“家族后裔不得写诗”。曾经写下无数名诗佳句的诗人为何会出此言?这个秘密至今也无人知晓。
屹立在广场上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第一步行街”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有两条相互毗邻、人气很旺的大街,一条是旧阿尔巴特街,另一条是新阿尔巴特街。前者禁止一切车辆通过,号称全市“第一步行街”,后者商铺遍地、品牌林立,是一条现代商业街道。二者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旧阿尔巴特街,也更习惯于把它直接称作“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的精灵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富有生机、充满魅力的步行街。它紧邻莫斯科河,长不过八九百米,宽不过十来米,既没有高尔基大街的繁华,也不像列宁大道那般宽阔,却风情浓厚、魅力独具,并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
阿尔巴特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它是从克里姆林宫通往斯摩棱斯克大道的起点,克里姆林宫的工匠们大多居住在这里,因此周围有好几条街道都以工匠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普罗特尼科夫(木匠)大街、塞瑞布亚尼(银匠)大街和科拉什尼(面点师)大街。进入19世纪,阿尔巴特街成为王公贵族们钟爱的地方。到了20世纪,它又变成大众喜爱的一条购物街。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在这条方砖铺成的购物街上打发时间。街道两侧那些古朴老店、传统工艺品特色店比比皆是,各种有趣的小商品更是种类繁多,比如做工精细的大草鞋、漂亮暖和的皮帽子、稀奇古怪的护身符、年代久远的宣传画,还有仿造的各种小古董、小雕像,以及印有领导人头像的玩偶套娃等。一批现代时尚的酒吧、咖啡店、服装店、礼品店也夹杂其间,为大街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名人故居与艺术天堂 ↑返回顶部↑
◎宏伟的建筑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莫斯科的艺术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现已建成了二三十座大中型剧院。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这座古老的莫斯科大剧院。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是一座高约40米的乳白色古典主义建筑。它的正门前面竖立着八根高15米的白色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门廊上方装饰着艺术之神阿波罗驾驭着马车的青铜雕像,造型非常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整座建筑的风格雄奇壮丽,内部设施相当完善。位于中央的演出大厅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调,富丽堂皇,气势逼人,包厢共有6层,全高21米。舞台上可以容纳1500人同时演出,大厅里设有2150个座位,无论观众处于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音响效果。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花篮式大吊灯,造型华丽、光芒四射,为整个空间提供了主要照明。
剧院外部的广场犹如一座花园,随处可见鲜艳的花朵、葱郁的绿草、流动的喷泉、白色的石阶,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舒畅。
◎大剧院的《天鹅湖》
从当年的俄罗斯剧院到今天的大剧院,莫斯科人民已经陪伴着它走过了200多年。除了首场演出,大剧院于其后上演的剧目几乎全是俄罗斯经典歌剧。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等。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200多年以来,大剧院里还陆续走出过一批优秀的歌唱家与舞蹈明星,比如夏利亚宾、涅日丹诺娃、伊凡诺夫、阿尔希波娃与乌瓦洛夫、加林娜·乌兰诺娃等人。
如果要问大剧院的代表作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芭蕾舞剧《天鹅湖》。1877年,《天鹅湖》在大剧院首演时反响平平。20多年后,此剧经过重新编排,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结果一炮打响,名声大噪,《天鹅湖》相继被许多国家搬上了舞台。直到今天,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代表作已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上百个版本,但莫斯科大剧院的《天鹅湖》仍然是人们公认的最经典版本。
坎坷与荣耀已成过往,大剧院现在是莫斯科的艺术象征,也是俄罗斯通往世界舞台的一张金质名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它的地位等同于克里姆林宫,因为“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是艺术的圣殿”。
夜色中肃穆庄严的大剧院
普希金广场: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在俄罗斯的大型城市里,时常可以见到以普希金命名的博物馆、文学馆或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莫斯科就有一座普希金广场,人们说:“如果红场是莫斯科的心脏,那么普希金广场是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莫斯科早先曾有一座苦行修道院,人们把修道院旁边的广场称作“苦行广场”。1937年,为了纪念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扩建了苦行广场,将其改名为普希金广场。
这座广场上矗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它由19世纪后半期在巨型雕塑领域富有才华的雕刻大师亚·米·奥佩库申设计建造。1860年,纪念像建成于圣彼得堡的皇村,准备在普希金所读中学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上揭幕亮相,但后来被移往莫斯科。1880年,莫斯科人民为纪念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雕像基座上刻着普希金的诗句:“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和同情。”
普希金广场居于闹市之中,附近辟有一座美丽的街心花园,花园里遍地鲜花,还建有大理石喷泉、花岗石台阶与古朴灯饰,景色优美。平时这里是年轻人青睐的约会场所,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但一到6月6日普希金生日之时,广场上便会涌现许多手捧鲜花的人们。他们为伟大的诗人献上诚挚的敬意,不少人还会坐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深情地朗诵诗人的作品。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在文学生涯中,普希金为俄罗斯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代表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有人认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不幸的是,令人们如此喜爱的这位诗人却英年早逝,他的离去缘于一场由感情引爆的决斗。
普希金与妻子结婚后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不久,有位法国宪兵队队长丹特斯开始向他妻子大献殷勤。1837年,两位情敌展开了一场决斗,结果普希金身受重伤,两日后不治而亡,死时年仅38岁。当时的俄罗文学界曾发出一声悲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之死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生前曾下过一道匪夷所思的禁令——“家族后裔不得写诗”。曾经写下无数名诗佳句的诗人为何会出此言?这个秘密至今也无人知晓。
屹立在广场上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第一步行街”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有两条相互毗邻、人气很旺的大街,一条是旧阿尔巴特街,另一条是新阿尔巴特街。前者禁止一切车辆通过,号称全市“第一步行街”,后者商铺遍地、品牌林立,是一条现代商业街道。二者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旧阿尔巴特街,也更习惯于把它直接称作“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的精灵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富有生机、充满魅力的步行街。它紧邻莫斯科河,长不过八九百米,宽不过十来米,既没有高尔基大街的繁华,也不像列宁大道那般宽阔,却风情浓厚、魅力独具,并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
阿尔巴特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它是从克里姆林宫通往斯摩棱斯克大道的起点,克里姆林宫的工匠们大多居住在这里,因此周围有好几条街道都以工匠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普罗特尼科夫(木匠)大街、塞瑞布亚尼(银匠)大街和科拉什尼(面点师)大街。进入19世纪,阿尔巴特街成为王公贵族们钟爱的地方。到了20世纪,它又变成大众喜爱的一条购物街。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在这条方砖铺成的购物街上打发时间。街道两侧那些古朴老店、传统工艺品特色店比比皆是,各种有趣的小商品更是种类繁多,比如做工精细的大草鞋、漂亮暖和的皮帽子、稀奇古怪的护身符、年代久远的宣传画,还有仿造的各种小古董、小雕像,以及印有领导人头像的玩偶套娃等。一批现代时尚的酒吧、咖啡店、服装店、礼品店也夹杂其间,为大街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名人故居与艺术天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