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俄罗斯(7 / 9)
◎浴火重生的名城古建
显然,伊尔库茨克市是一座善于铭记的老城,时刻缅怀着浴火重生之后的那一段历史。据了解,该诚大约有1300多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中501处为国家级或州级文物遗产。它拥有的古建筑物数量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是最多的,城区还专门建有一座露天博物馆,馆内集中了40多座塔尔茨木质民族建筑古迹,清晰展示出17~20世纪贝加尔湖沿岸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性。
一批宗教建筑坚稳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如博戈亚夫连斯基大教堂、波兰救世主教堂、特洛伊茨卡娅教堂、圣母显灵教堂、兹那缅斯基修道院、喀山圣母大教堂,以及伊尔库茨克凯旋门、奥赫洛普夫大剧院等。另一些纪念雕塑也是城市的亮点,如高尔察克将军雕塑、伊尔库茨克爱情雕塑、象征“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雕塑、建城开拓者的雕塑等。伊尔库茨克市不愧为“东方巴黎”,浓郁的怀旧风情、优雅的艺术品位随时会从城市的每个角落悄悄呈现出来。
伊尔库茨克市所在的伊尔库茨克州拥有更多的景点,全州总计有1500多处游览胜地,大名鼎鼎的贝加尔湖即位于其境内,附近还建有俄罗斯铁路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环贝加尔湖铁路。这段铁路途中辟出的39条隧道和47座走廊,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游玩。此外,伊尔库茨克州还建有7家山地滑雪中心及一批大型疗养院。
有句话说:“没有到过伊尔库茨克,就等于没有到过西伯利亚。”若想切身感触西伯利亚的魅力,伊尔库茨克是个明智的选择。
具有历史特色的木质房屋
历史名城叶卡捷琳堡
乌拉尔山脉聚集着大量的矿物宝藏,诺夫哥罗德人从11世纪就开始进军这座宝山,到了17世纪,迁移而来的俄罗斯人又陆续建起一批城镇。1723年,彼得大帝为了开发乌拉尔的丰富矿藏,在此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翻开了叶卡捷琳堡的城市历史。
◎与两位沙皇休戚相关
叶卡捷琳堡位于欧亚分界线上,地处乌拉尔山脉东麓的伊谢季河畔,距离莫斯科以东大约2000千米,是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府。这座城市走过了将近300年的岁月,从建城伊始便与俄罗斯两位沙皇的命运休戚相关。
第一位自然是建城者彼得大帝。1723年,彼得大帝在此地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以叶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工业城市,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冶金业成为叶卡捷琳堡快速发展的动力。下令建城时,彼得大帝已经染病在身,虽经不断治疗,但一直没有多大起色。1725年,终因尿毒症不治而离世。
叶卡捷琳堡城市风光
另一位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是个悲剧人物,1918年7月16日夜,他与家人在城内被枪决,而后全家人的遗体又被运往城市东北处的密林中丢弃。这件不光彩的事情为叶卡捷琳堡蒙上了一层历史阴影,可能是为了尽量淡化阴影吧,6年后人们将其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1991年后,叶卡捷琳堡才恢复了原先的名字。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苏德战争期间,叶卡捷琳堡的工业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它已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大型工业中心之一,拥有一大批高科技研究所。市内企业主要从事能源、运输和化工机械设备、军事技术装备、优质钢材、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相关生产。
与工业发展相比,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显深厚。经过将近300年的发展,叶卡捷琳堡现在保存着600多处名胜古迹,首选景观便是尼古拉二世的葬身之地。执行枪决的地点本来是一位工程师的住宅,即伊帕季耶夫宅邸,住宅被拆后,人们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滴血教堂,目前它已成为罗曼诺夫家族最著名的纪念建筑。
其他比较有名的历史古迹还有殉道者礼拜堂、耶稣升天教堂、叶卡捷琳堡建立者纪念碑。另一批涉及历史、地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也非常令人骄傲,如建筑与工业技术博物馆、乌拉尔地质学博物馆、军事历史博物馆、铁路博物馆等,它们忠实记录着这座城市300年的发展轨迹。
林林总总的名胜古迹将叶卡捷琳堡的历史串联起来,它们就像经过时光磨砺的一组概念艺术品,那些隐匿在艺术品背后的真相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加令人吃惊。
有趣的纪念碑
乌拉尔山麓有不少纪念碑标明了亚欧之间的边界,在叶卡捷琳堡以西40千米处就有一座纪念碑,据说它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到访而竖立的。亚历山大二世曾在此地喝过美味的葡萄酒,并在不经意间开创了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在欧洲这边喝一杯,再到亚洲那边喝一杯!
工业重镇萨马拉
萨马拉州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美丽的伏尔加河穿州而过,将其分为右岸地区和左岸地区。首府萨马拉市地处伏尔加河中游,位于萨马拉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这座城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工业却比较发达,是全州著名的工业中心之一。
◎从城堡到城市
阳光明媚的萨马拉市一景
萨马拉市于何时建城,史上并无详细记载,只在1586年的某份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有关它的记载。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统治时期,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保障从喀山到阿斯特拉罕之间沿伏尔加河水路运输的安全,人们开始在萨马拉河口岸旁边修筑城堡。到了1688年,此地人口渐渐集中,萨马拉城堡遂改名为萨马拉市。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萨马拉先于1708年划入喀山省,后又于1719年划入阿斯特拉罕省,当时这里约有200多户人家。到了19世纪中期,它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5万人口、小麦产量居于全俄之首的中型城市。此处的商贸活动尤其兴盛,城内分布着三四百间商铺,每年还举行三次大型集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许多客商前来参加。由于萨马拉一带拥有丰富的硫、磷钙土、石灰石、白云石、石膏、黏土等矿藏,19世纪末期,采矿产业开始悄悄崛起,市区周围陆续建起了大大小小46个工厂。
1900年,萨马拉市建起了第一座电站,电力的普及让初露苗头的工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其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市区一带总计出现了90多个工业企业。与此同时,乌拉尔也在逐步成为萨马拉市的钢铁供应地,该市开始积极发展建材工业,奠定了建立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基础。
◎战时的首都
1935年,萨马拉更名为古比雪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迫于德军的疯狂进攻,苏联政府的主要部门和外交使团陆续迁来,萨马拉由此获称“战时的首都”。莫斯科、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等大型城市的企业和来自西部的一些大规模机器制造企业、航空企业也疏散至此,无形中加强了该市的工业发展潜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战争之苦的苏联人民走上艰难的重建之路。萨马拉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发展潜力,开始积极发展石油工业、航天工业、精密机床制造业、水力发电和汽车制造业。1991年后,该市重新起用以前的名字——萨马拉。 ↑返回顶部↑
显然,伊尔库茨克市是一座善于铭记的老城,时刻缅怀着浴火重生之后的那一段历史。据了解,该诚大约有1300多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中501处为国家级或州级文物遗产。它拥有的古建筑物数量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是最多的,城区还专门建有一座露天博物馆,馆内集中了40多座塔尔茨木质民族建筑古迹,清晰展示出17~20世纪贝加尔湖沿岸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性。
一批宗教建筑坚稳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如博戈亚夫连斯基大教堂、波兰救世主教堂、特洛伊茨卡娅教堂、圣母显灵教堂、兹那缅斯基修道院、喀山圣母大教堂,以及伊尔库茨克凯旋门、奥赫洛普夫大剧院等。另一些纪念雕塑也是城市的亮点,如高尔察克将军雕塑、伊尔库茨克爱情雕塑、象征“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雕塑、建城开拓者的雕塑等。伊尔库茨克市不愧为“东方巴黎”,浓郁的怀旧风情、优雅的艺术品位随时会从城市的每个角落悄悄呈现出来。
伊尔库茨克市所在的伊尔库茨克州拥有更多的景点,全州总计有1500多处游览胜地,大名鼎鼎的贝加尔湖即位于其境内,附近还建有俄罗斯铁路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环贝加尔湖铁路。这段铁路途中辟出的39条隧道和47座走廊,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游玩。此外,伊尔库茨克州还建有7家山地滑雪中心及一批大型疗养院。
有句话说:“没有到过伊尔库茨克,就等于没有到过西伯利亚。”若想切身感触西伯利亚的魅力,伊尔库茨克是个明智的选择。
具有历史特色的木质房屋
历史名城叶卡捷琳堡
乌拉尔山脉聚集着大量的矿物宝藏,诺夫哥罗德人从11世纪就开始进军这座宝山,到了17世纪,迁移而来的俄罗斯人又陆续建起一批城镇。1723年,彼得大帝为了开发乌拉尔的丰富矿藏,在此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翻开了叶卡捷琳堡的城市历史。
◎与两位沙皇休戚相关
叶卡捷琳堡位于欧亚分界线上,地处乌拉尔山脉东麓的伊谢季河畔,距离莫斯科以东大约2000千米,是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府。这座城市走过了将近300年的岁月,从建城伊始便与俄罗斯两位沙皇的命运休戚相关。
第一位自然是建城者彼得大帝。1723年,彼得大帝在此地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以叶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工业城市,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冶金业成为叶卡捷琳堡快速发展的动力。下令建城时,彼得大帝已经染病在身,虽经不断治疗,但一直没有多大起色。1725年,终因尿毒症不治而离世。
叶卡捷琳堡城市风光
另一位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是个悲剧人物,1918年7月16日夜,他与家人在城内被枪决,而后全家人的遗体又被运往城市东北处的密林中丢弃。这件不光彩的事情为叶卡捷琳堡蒙上了一层历史阴影,可能是为了尽量淡化阴影吧,6年后人们将其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1991年后,叶卡捷琳堡才恢复了原先的名字。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苏德战争期间,叶卡捷琳堡的工业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它已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大型工业中心之一,拥有一大批高科技研究所。市内企业主要从事能源、运输和化工机械设备、军事技术装备、优质钢材、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相关生产。
与工业发展相比,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显深厚。经过将近300年的发展,叶卡捷琳堡现在保存着600多处名胜古迹,首选景观便是尼古拉二世的葬身之地。执行枪决的地点本来是一位工程师的住宅,即伊帕季耶夫宅邸,住宅被拆后,人们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滴血教堂,目前它已成为罗曼诺夫家族最著名的纪念建筑。
其他比较有名的历史古迹还有殉道者礼拜堂、耶稣升天教堂、叶卡捷琳堡建立者纪念碑。另一批涉及历史、地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也非常令人骄傲,如建筑与工业技术博物馆、乌拉尔地质学博物馆、军事历史博物馆、铁路博物馆等,它们忠实记录着这座城市300年的发展轨迹。
林林总总的名胜古迹将叶卡捷琳堡的历史串联起来,它们就像经过时光磨砺的一组概念艺术品,那些隐匿在艺术品背后的真相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加令人吃惊。
有趣的纪念碑
乌拉尔山麓有不少纪念碑标明了亚欧之间的边界,在叶卡捷琳堡以西40千米处就有一座纪念碑,据说它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到访而竖立的。亚历山大二世曾在此地喝过美味的葡萄酒,并在不经意间开创了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在欧洲这边喝一杯,再到亚洲那边喝一杯!
工业重镇萨马拉
萨马拉州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美丽的伏尔加河穿州而过,将其分为右岸地区和左岸地区。首府萨马拉市地处伏尔加河中游,位于萨马拉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这座城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工业却比较发达,是全州著名的工业中心之一。
◎从城堡到城市
阳光明媚的萨马拉市一景
萨马拉市于何时建城,史上并无详细记载,只在1586年的某份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有关它的记载。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统治时期,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保障从喀山到阿斯特拉罕之间沿伏尔加河水路运输的安全,人们开始在萨马拉河口岸旁边修筑城堡。到了1688年,此地人口渐渐集中,萨马拉城堡遂改名为萨马拉市。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萨马拉先于1708年划入喀山省,后又于1719年划入阿斯特拉罕省,当时这里约有200多户人家。到了19世纪中期,它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5万人口、小麦产量居于全俄之首的中型城市。此处的商贸活动尤其兴盛,城内分布着三四百间商铺,每年还举行三次大型集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许多客商前来参加。由于萨马拉一带拥有丰富的硫、磷钙土、石灰石、白云石、石膏、黏土等矿藏,19世纪末期,采矿产业开始悄悄崛起,市区周围陆续建起了大大小小46个工厂。
1900年,萨马拉市建起了第一座电站,电力的普及让初露苗头的工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其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市区一带总计出现了90多个工业企业。与此同时,乌拉尔也在逐步成为萨马拉市的钢铁供应地,该市开始积极发展建材工业,奠定了建立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基础。
◎战时的首都
1935年,萨马拉更名为古比雪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迫于德军的疯狂进攻,苏联政府的主要部门和外交使团陆续迁来,萨马拉由此获称“战时的首都”。莫斯科、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等大型城市的企业和来自西部的一些大规模机器制造企业、航空企业也疏散至此,无形中加强了该市的工业发展潜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战争之苦的苏联人民走上艰难的重建之路。萨马拉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发展潜力,开始积极发展石油工业、航天工业、精密机床制造业、水力发电和汽车制造业。1991年后,该市重新起用以前的名字——萨马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