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俄罗斯(4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说它像一枚钻石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端,光华璀璨耀人眼目;有人说它脾气暴躁如远古巨兽,震怒时会掀翻船只;有人说它是一座宝藏,蓝蓝的湖水下埋藏着无数珍宝……但是你知道吗?难以定义的贝加尔湖有个最确切的解释: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而且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储存了全球大约20%的淡水,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西伯利亚的明眸
  贝加尔湖的东岸
  2015年,人们做过一次全面勘测,测得贝加尔湖的最深处为1637米,水体容量达到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这个数据意味着即使今后不增加一滴水,那条发源于贝加尔湖的安加拉河也需要400年才能把湖水排尽,而假设湖水完全干涸,把全世界的河水都注入贝加尔湖,亦需要300多天才能将其填满——贝加尔湖真不愧为“世界之井”。
  虽然创下如此惊人的纪录,但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笔下,这面湖水却美得令人窒息:“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贝加尔湖的水质确实非常好,好得可以直接饮用,而不必担心是否有病原体。这是因为湖中生存着无数微型虾,它们就像勤劳的“过滤工”,不断捕食能使湖水变浊的浮游生物,将湖水“过滤”得清澈透明。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湖底每年会发生2000次左右的小地震,地震产生的化学物质沉淀到湖底,也可以起到净化湖水的作用。正因为此,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贝加尔湖内的名贵食用鱼类茴鱼
  但是,贝加尔湖并不总是安静如眸。人们也总见到它喜怒无常的一面:时而静谧可爱,时而惊涛拍岸,暴怒时甚至会掀翻湖里的船只。当地人对它十分敬畏,有时喝一杯伏特加都会倾洒几滴以敬“湖神”,走在路上遇到祭台也会为“湖神”献上钱币、糖果、香烟等供品。
  贝加尔湖区生活的海豹
  贝加尔湖中有27个大小岛屿,传说沉入湖里的供品最后都会被“送往”最大的奥利洪岛,那儿是“湖神”布尔汗的“仙居之地”。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能确定的是,奥利洪岛在6世纪至10世纪期间是北部萨满教的宗教中心,岛上至今仍然保存着当时的民族传统与宗教习俗。
  除了诱人的湖水,贝加尔湖区还有两大奇景。一是宽约1000米的湖区出口正中央有一块大圆石,当地人称之为“谢曼斯基”。每当河水泛滥的时候,“谢曼斯基”就像在轻轻滚动,看起来特别有趣。二是每年的1月至5月是贝加尔湖的冰封期,严寒使湖面冰层的厚度超过1米,当温度变化时,不断压缩与膨胀的湖水就会在冰面上形成神奇壮观的冰裂美景。
  ◎是湖还是海?
  贝加尔湖具备许多海的特征,比如容量巨大,时有暗流、潮汐、大浪与风暴,还出现过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奇特现象。基于此因,人们很难断定它究竟是湖还是海。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湖水正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展,故而又有人推测,它既不是湖也不是海,而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洋。
  然而贝加尔湖带给人们的疑惑绝不仅限于此,在湖里生活的物种又制造出许多难解之谜。比如这个淡水湖里为何生存着海绵、海鱼、海螺、龙虾等一群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为什么世界上唯一一种淡水海豹也生活于此?又比如在中国南方淡水湖中才能见到的某种水蛭,在巴尔干半岛奥克里德湖才有的某种蛤子,在热带地区生活的某种湖藓虫类动物,为何居然纷纷于此现身?
  贝加尔湖区隐藏的秘密未必全解,目前人们只知道:在湖里生活的大量珍稀生物中,有848种动物和鱼类、133种植物都属于濒危物种;在湖底蕴藏着丰富的贵金属矿,以及冻结的沼气和天然气;湖区两岸的山林里生长的600多种植物中,有3/4为特有物种;湖区周围栖息着300多种鸟类,而每年冬天大概有1.5万多种鸟类光临此地。
  作为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贝加尔湖中除了常见的鲮鱼、白梭鱼、鲤鱼外,还盛产珍贵的奥木尔鱼、白鲑、茴鱼、细鳞鲑、哲罗鲑等。
  总而言之,贝加尔湖是一片神奇又美丽的水域,它融合了绝妙的水景、珍稀的物种、奇特的现象、难解的谜题与各种美妙的传说。若有机会身临其境,贝加尔湖必会令每一位游客不虚此行。
  依赖贝加尔湖为生的原生渔民
  乌拉尔山:亚欧分界线
  在全球七大洲里,只有亚欧两洲紧密相接,连成了世界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合称亚欧大陆。习惯上,人们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一线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由此成为分界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不高大的界山
  峻峭的乌拉尔山山峰
  之于世界版图,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之于俄罗斯版图,它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同时,它又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与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据说早在18世纪,地理学家塔吉谢夫在此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西侧河流里的鲑鱼呈现出红润之色,东侧河流里的马克鲟鱼和折东鱼却呈现出银白色。也许,生物之间的这一差别亦在表明乌拉尔山脉确实是亚欧两洲的天然分界线。
  这条天然分界线虽然地位重要,海拔却不高。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的乌拉尔河中游,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带状。整条山脉宽约40~60千米,个别地段在100~150千米,总长2000多千米。主要部分均是海拔300~700米的低山,个别山峰能达到1000~1200米,最高点为北部的人民峰,高约1895米。为了便于区分,人们把这条山脉从北至南划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极地乌拉尔山、亚极地乌拉尔山和北乌拉尔山、中乌拉尔山、南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脉能够形成今日之模样,与几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息息相关。早先它曾是一个巨大的地槽,亚欧大陆那时亦被这个大地槽分隔开来。距今大约2.8亿年的石炭纪末期以后,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大地槽先是演变成山脉,接着又经风化侵蚀成为准平原。后来,阿尔卑斯褶皱运动造就了新的山地,乌拉尔山脉才渐渐隆起,最终成为亚欧大陆之间的一道界山。
  ◎资源丰富的宝山
  这条山脉的地势不高、宽度不大,因而山地气候不够明显。总的来说,在山脉的南端与北端,夏季气温差异要比冬季气温差异大。每年7月,南端平均气温在20c左右,北端平均气温在10c左右,而每年1月时,南端平均气温在零下16c左右,北端平均气温在零下20c左右。山脉一带的降水量稍有差别,西坡的降水比较丰富,一般为600~700毫米,东坡的降水量一般比相应纬度的西坡少100~150毫米。
  受到地理环境和山地气候的影响,乌拉尔山脉一带以森林植被为主。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阔叶林和针叶林,阔叶林大多分布在海拔420米以下,其上才为针叶林,林区内生长着椴树、橡树、枫树、白桦等常见树种。为了保护一些珍稀树种与濒危动物,南乌拉尔山和北乌拉尔山还开辟了自然保护区,如伯朝拉一伊雷奇、维西姆、巴姆克里、南乌拉尔东坡伊利明等自然保护区。
  与森林资源相比,乌拉尔山脉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隐形宝库,地下埋藏着各种储量巨大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东坡和西坡的矿物种类有所不同。东坡以金属矿石矿床为主,分布着著名的磁铁矿、镍矿区和大型铜矿床,以及大片的铝土矿、铬铁矿、金矿、铂矿床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棉、滑石、耐火黏土和磨料等,尤其是那些紫晶、黄玉、祖母绿等宝石及半宝石,历来很有名气。西坡则蕴藏着大量的钾盐、石油和天然气,钾盐主要集中在卡马河上游,油气主要集中在伊希姆拜地区和卡拉斯诺卡姆斯克地区。
  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地下资源,俄罗斯人当然不会忽略这座宝山。在乌拉尔山脉的周边地区,一大批工业中心和城市已经陆续建起,比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彼尔姆、乌法、伊热夫斯克、奥连布尔格、下塔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库尔干等。随着现代化机器的阵阵轰鸣,乌拉尔山脉正如伏尔加河一般,源源不断地为俄罗斯奉献着无尽的财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