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37(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纬一句话,彻底捅了马蜂窝。
  定远侯好龙阳,京中早有传闻,却也只是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没人敢拿到台面上,更不会当着皇帝的面嚷嚷出来。
  顶多参一句定远侯私德不修,生活作风有问题。
  除了对沈瑄本人的名声有些妨碍,较真起来,还比不上某官员家中妻妾数量超标问题严重。
  流言刚起时,宫中特地召定远侯觐见,没见斥责,倒是听说皇帝因定远侯被流言“污蔑”发了好大一顿脾气。
  能位列朝班的都不是傻子,只要脑子里装的不是浆糊,就能明白皇帝对此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更让众人避讳这件事的原因是,定远侯是皇帝义子,抛开世子,和朱高煦朱高燧的关系都很不错。
  私下里传言没多大关系,当着朝堂往定远侯身上扯这些,万一不小心带累了皇帝的儿子,想死吗?
  就算宫中碍于各种原因不好当面追究,魏国公府和武阳侯府是好惹的吗?
  赵纬被大汉将军一路拖下去,奉天殿中仍留着他声嘶力竭的呐喊。
  此时此刻,不只朱棣想宰了他,满朝文武也是一样。
  除非赵纬好运逆天,否则,十成十会卒在前往西南支教的路上。
  当言官要有斗志不假,要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错,但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更不能做。赵纬教书的本领不一般,做官的本事明显还需要锤炼。
  可惜的是,他没这个机会了。
  赵纬被拖下去了,朱棣沉默不语,奉天殿中一片低气压。
  朝臣们也不敢出声,尤其是文臣队伍,更是大气不敢喘一下。
  兴宁伯是个祸害,赵纬就是个更大的祸害!
  兴宁伯挑他们毛病无可厚非,因为立场不同。
  赵纬临走还要给大家挖个坑,无端面对皇帝的怒火,当真是该千捶万踹,打折十二根肋骨!
  朱能张辅等武将额头冒汗,这个时候该说点什么?
  严词证明赵纬是污蔑?会不会火上加油?
  瞄一眼被污蔑的当事人,朱能张辅等人着实拿不定主意。
  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孟清和突然出列,跪地,垂目不语。
  沈瑄随即出列,跪在了孟清和身边,一脸冰寒。
  两人同时道:“请陛下做主。”
  文臣武将面面相觑,朱棣按着眉间。
  该怎么解释眼前的情形?
  愤怒?
  委屈?
  要求皇帝给个公道,就地拍死赵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