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37(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果是,文臣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熄火了。
  武官们抖起来,爽了。
  聚拢在永乐帝头顶的乌云渐渐散去,脸不黑了,青筋也不暴了。他看着脸色很是精彩的一班文臣,开始冷笑。
  想让朕如建文小儿一般任文官驱使?做梦!
  当殿,朱棣对今日朝会发生的一系列事做了决断、
  沈瑄被参的罪状实属子乌虚有。
  赵纬等人犯下的罪状却是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手指轻敲着龙椅,朱棣一个个的数着刚刚在大殿中蹦高的文臣名字,出口的每个字仿佛都带着杀气。
  “朕最讨厌的就是无事生非,两面三刀,看不清楚自己到底该站在哪个地方的。朕喜欢聪明人,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朱棣微微眯起眼,声音变得更冷,“众卿可听明白了?”
  满朝文武齐声应诺,礼科给事中赵纬已是面如土色。侧首去看解缙,对方却避开了他的目光。
  赵纬知道,自己栽了,彻底栽了。
  看向武官队列中的孟清和,赵纬的双眼中闪过了一抹疯狂。
  永乐帝的声音继续在大殿中回响。
  “……礼科给事中赵纬,不思圣恩,用心刻薄,不明人臣之道……念其靖难有功,免死,谪思南宣慰司教授。”
  “吏科都给事中……谪嘉兴典史。”
  “户科右给事中,刑科给事中……发开平戍边。”
  “侍读解缙,侍读胡广,检讨金幼孜、故俨,罚俸。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罚俸……”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大汉将军就候在大殿门口,几乎是永乐帝每点一个名字,便有一人被拖下去。
  直到解缙,拖人的行动才宣告终止。
  期间,虽然没有杀人,但谪西南,发边塞,无异于绝了这些人再起复的希望,相当于要了他们的命。
  不是每个人都有前武库司郎中的韧性和好运,能在戍边时遇上孟清和这样的贵人,从一个犯官重升为军中百户。
  赵纬从大兴教谕到礼科给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不料走错一步,由礼科给事中谪思南宣慰司,相当于永久流配。
  思南宣慰司在哪?贵州大山深处。
  除了几座军事堡垒,连布政使司衙门都没有。山民不识教化,很多连官话都不会说。
  到这个地方开展文化教育事业?
  赵教授必须有奉献终身的觉悟。
  失混落魄的赵纬被大汉将军拖了下去,到大殿门前,突然如失心疯一般高喊道:“定远侯好龙阳,兴宁伯为定远侯如此费心,定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什么才叫找死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
  第一百零八章 铁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