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番子不忍,下马递出牙牌。
  查验之后,老卒立即行礼。转身告知腿脚好的,“马上回城,告诉才氏宜人,天使抵达!”
  城门大开,骏马打着响鼻,车轮压过积雪,吱嘎作响。
  城池不大,从街头到巷末,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底。
  刘瑾坐在车上,推开窗栏,看到被风撕扯的白幡,飞散街边的纸钱,想起在蓟县所见,脸色骤然阴沉。
  蓟县张灯结彩,从县令到小吏都是喜气洋洋,听完圣旨,嘴几乎咧到耳根。顺义却是全城缟素,无人不带哀色。
  两相对比,还有什么不明白?
  念头闪过,刘瑾脸色更加难看。
  后一辆车中,丘聚同样面沉似水,生出杀人念头。
  穿过半条街巷,车队停下。
  才府门匾下,三名麻衣妇人,带着一名不满十岁的孩童,立在正门后。
  妇人是才方的三个儿媳,孩童则是才氏唯一一条血脉。
  才方病死,才老夫人早已故去。
  才氏兄弟阵前殒命,才府满门寡妇。出殡当日,三个妯娌当众立誓,今生不二嫁,护才氏血脉成人。
  “公公含恨而终,至死不忘报国。夫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全军人忠义。妾等虽是妇人,亦知家国孝义!今当祖宗立誓,为夫守节,育子成才,承其父祖之志,卫土守疆,为国杀敌!终一身,不堕才氏忠义之名!”
  才宜人的誓言刻成文,待族人还乡,敬送祠堂。
  顺义知县感才氏忠孝节义,上奏朝廷,为才氏立忠义牌坊。
  刘瑾丘聚此行,一为宣读圣旨,升赏封赐,二为在城中选地,发县衙三十两白银,为才氏立坊。
  两人步下马车,走进府内,顿感萧条零落。
  宣读完圣旨,刘瑾忽然弯腰,取出一枚蝶形玉佩,送给才氏子。
  “咱家没什么好东西,小公子莫要嫌弃。”
  “公公,当不得!”
  才宜人连忙推辞,刘瑾则袖手,退后半步。他送出的东西,没有收回的道理。
  “咱家一点心意,宜人莫要推辞。”
  才宜人流泪,忙让才氏子谢过。
  丘聚咬牙暗恨,又让这老小子抢先!
  当即取出一只荷包,里面装着两颗拇指大的珍珠,同样递给才氏子。
  “他日小公子入京城武学,遇事可寻学中丘训导。”
  话落,丘聚斜眼。
  怎么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