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用过饭,刘庆打起精神,主动询问,第二封奏疏是何内容。
  “不急。”
  确定对方已记下内容,杨瓒收起纸页,走到火盆边,一张张引燃。
  “先将此封写好,递送御前。至于第二封,天使抵达再做计较。”
  “是。”
  刘庆拱手,不见半点傲气。
  继续忍饥挨饿,尚能坚持,不会转变得如此之快。尝过羊汤的滋味,再不愿通忍受腹鸣。细思杨瓒所言,更有惭愧自胸中升起。
  饿几顿,他便面有菜色,浑身失力。反观边塞之地,粮饷不足,边军饥肠辘辘,仍要同鞑靼作战,当真是以命相搏!
  先时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军汉粗莽,不过一群鲁人,实不屑一眼。
  现如今,体会到饥寒之苦,对边军感同身受。思往日言行,不由得脸红耳赤,羞愧不已,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杨瓒离开后,长随送上纸笔。
  刘庆坐在桌旁,手边一盏热茶,磨好墨,却是迟迟无法下笔。
  映月苦读,磨砻浸灌,立志为万民请命,为苍生立言。
  一朝登科,为官不过数载,竟忘记年少志向,一言一行,皆背道而驰。
  越想越是愧悔无地。
  越想越是无地自容。
  几番思量,长叹一声,终提起笔,饱蘸墨汁,悬腕纸上。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庆,叩禀……”
  正德二年,二月乙未
  刘瑾丘聚自京城出发,经兴州北上,过平谷,直往镇虏营。
  途经蓟县顺义,先后宣读敕令,赐下赏银。
  两地官员出迎接旨,表现大有不同。
  蓟县是喜,顺义则是悲。对比之强烈,足令人侧目。
  营州左屯卫即在顺义。
  才指挥使病亡,才氏三子领千名卫军北上御敌,尽数战死。
  城内军户,几乎家家带孝,户户衣麻。民户商户也是面有戚色,见到穿着麻衣的老人,带着孩童的妇人,都要拱手,道一声节哀。
  城门前,两名老卒持矛,袢袄并不合身,皮靴上都打着补丁。
  问过才知,屯卫壮丁多前往镇虏营,城内守备不足,只能征召贴户。不忍见半大的孩子吹风,本该退役的老卒伤兵,主动请命守城。
  “儿郎们都在北边拼命,咱们这些老的,杀不得鞑子,总能守得城门,不让十几岁的娃娃受苦。”
  一名老卒上前行礼,半条袖子空空荡荡,拇指粗的疤痕横过左脸,单眼已瞎。说话时,耳朵不自觉抽动,显然是上过战场,且受伤不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