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主考官享用一等伙食:每位每日鸡两只,猪羊肉各四斤,白米二升,老米四升,面三斤,鸡蛋八枚,菜四种,豆腐四方,油酱醋各八两,酱瓜四两,盐二两,椒一钱,蜡烛八枝,茶一两五钱。
  这些东西又怎么可能一天内都吃完?!这不吃不完的就打包带走了。
  享用二等伙食的是各房监试提调、参领、参将等,所供鸡猪羊肉及米面蜡烛等“视一等减半”,鸡蛋则少两枚,酱瓜少一两,盐、茶等各少五钱。享用三等的是一些辅助巡视的官员以及门官、医官、书办等,每日鸡一只,猪羊肉各一斤,鸡蛋四枚,米面油盐也都按等减量。
  至于对读生、誊录书手,也有米蔬供应及猪肉半斤。
  至于刻印试题的工匠,以及皂役、厨役、鼓手等,则是老米、生菜、鹽菜、豆腐。
  不过吃得最差的却要属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了,连那些工匠、厨役、皂役这些下等人都不如。
  每人一顿才一个馒头、一碗淡汤、一个素菜。
  这吃得也太差了!
  号房的环境那样差,吃得又不好,难怪每年都会有大批学子因病退出考试,更有甚的甚至客死异乡,酿成悲剧。
  如果能改善一下应试环境和吃食,就可以避免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前来应试的可都是大肃未来的栋梁啊……
  少一个都是大肃的损失。
  当今天子注重科举,对国家的选人不余有力,调拨库银大肆补贴。
  可就都补贴到这些官员的口上了。
  赵鹤然不是反对官员们吃些、喝些、拿些……《尚书.洪范》中尚且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但是,他们吃得这么好,却给考生吃得如此差,何至如此?!
  只是,这裴敬亭这人大事从上从不行差踏错一步,但这小错却是屡屡不断……
  这样的官员让人从心底生起一种无力感……
  赵鹤然此行只为防止科场舞弊,对于这些事情也只能装做看不见,暗暗记在心里,长叹一口气,也离开了……
  再过几个时辰贡院的大门就又得打开了,他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还有六天要过呢……
  ……
  这样一场乡院无论是对官员还是应考的学子,都是一场体力、耐力、智力的严格考验,没有人能松懈。
  子时一刻,李爹三人就又起了身。
  匆匆洗漱吃过饭,拎着东西就又奔贡院而去。
  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有许多学子想要贪念多睡一会儿,此时到是没有第一场正试时排队的人多,李爹他们很顺利的就进了考场……
  过后,李爹听说除了一些生病弃考的学子之外,还有一些学子因为睡过了头,贡院下钥进不来,而在贡院门外嚎啕大哭呢……
  这个时候,住的近的好处就越发的明显了。
  对李爹而言,这第二场的考试比第一场还要艰难。
  并不是说,这二场的试卷难度增加了,相反第二场的难度并不如第一场。
  第二场为孝经论一篇、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