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孝经论就是以孝经命题的八股文一篇。
  判五条则是取州县案牍疑就为题,借以考察应试者的判断能力,一般的乡试第二场都会有判五条。
  诏、诰、表则是以皇帝名议发布的官方文书,有些像官场的应用文。这些都是学院教过的,并没有什么难度。
  让李爹如此痛苦的是,这第二场臭号的威力更加的可怕了,李爹戴一层口罩已经不能抵御了,足足戴了三层才能静下心来答题,李爹觉得这试卷都是一个有味道的卷子了。
  李爹有意观察了一下四周的号房,离臭号最近的四间号房,已经空了两间。
  不用问都知道是被臭号给折磨得无法前来参加考试了,倒是他对面那个还依然坚持着,甚至还弄了和李爹差不多的口罩戴着……
  见李爹看他,还十分友好的和李爹浅笑着点点头。
  两个人戴着同样怪异的捂住口鼻的口罩,倒是让内场巡视的营兵和衙役看了又看。
  第三场考试则是经史时务策五道。
  分别为诚者,天德之本而圣性之源也……
  士为四民之首。士习之淳漓,实世教风俗之所关系……
  为治莫重于得人,而论才必先于实用……
  积贮之法,筹之以素而用之以时,意至厚也……
  水利之兴,其来尚巳……
  别的题倒也罢了,可这“水利之兴,其来尚巳”倒是有几分挠到了李爹的痒痒之处。
  中华古来就是以农耕立国,让人们填饱肚子,是代代帝王的梦想。“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足可以见证吃食是如何的重要,它是历代帝王墨守“牧民”的准绳。而农耕又和水利息息相关……
  李爹早就对此有了些想法,这道题李爹凝神提笔,几乎是一蹴而就。
  答完这乡试的最后一道后……
  神清气爽!
  整整萦绕在身上九天的臭味,李爹都不觉得臭了。
  考完了……
  终于考完了……
  可以回家看乖女了……
  第142章
  一场乡试下来,人人狼狈, 个个瘦了几斤, 都快要脱像了。
  唯有谢越彦例外。
  这让李爹吃惊的同时,对谢越彦体格之健, 又有了新的认识。
  宋松安年纪与谢越彦相差无几,可是,这九天的考试下来, 走路人都在打晃,这体格子比起谢越彦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唉……
  要说越彦这孩子其实真不错, 学识好、人品好、体格也这么好,只可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