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寒门崛起 第64节(2 / 4)
葛老师一个人挣工资养活一家三口,捉襟见肘,比如前几天,家里连煤球都买不起,要跟老板佘,可是日子这么困难,她也没心疼煤球,每天晚上往自习室送热水,还跟学生们说,“喝完来喊我,我再给你们烧一瓶。”
当张秋果来跟她提送鱼汤送煤球的事,这位师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给自己定了一个很早的闹钟,交代要去看晚自习的葛老师:“别忘了跟学生说,这是郭青云的爸妈送给大家的,让大家好好学习,爱惜身体,旁人看了心疼,家里的父母看到了不是更心疼吗?让他们都来,我明天早上五点半熬好,学生们都来喝,别不好意思,熬好不喝浪费!”
这天晚自习结束的时候,葛老师把师母的话传达给学生们,很多人都哭了。
他们没有资格心疼自己,可是很多人心疼着他们,所以,更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无功而返,一定要考上高中!
这天晚上,很多人十二点过后才回寝室睡觉,他们的寝室是大通铺,原本是教室,后来中间砌了一面墙,隔成两件寝室,学校没有床,学生们自己从家里拉床,一个个的排好,一间寝室能住十几个人。
寝室有熄灯时间,教室没有,师母明明是好意,让老师劝他们爱护身体,可是这些学生却熬夜上自习熬的更加晚,第二天早上拿着碗,拿着家里的馍放在老师家的篦子上排队馏馒头的时候,没人能看得出他们熬夜后应该有的疲惫。
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边等待馏好的馍,一边借着老师院子里的灯光看书。
师母看着这些刻苦又努力的孩子们,心疼的红了眼圈,心想:“这些孩子们,不管最不能上高中,以后一定都会有出息!”
我以后一定有出息,不然对不起送鱼的郭叔郭婶,对不起熬汤的师母。
这是很多人的心声。
这天的早自习,复读班念书的声音格外的洪亮,这天的晚自习,仍有很多人过了十二点回宿舍。
郭青云退烧回到教室上课的时候,有两个人病倒了,与郭青云发烧头晕眼花需要躺着休息不同,这些人不知道是因为症状比郭青云轻,还是因为特别能忍,她们没有一个请假的,发烧也要坚持上课。
她们坚持开窗透气,增加教室空气的流通,不能传染给郭青云。
郭青云不知道张秋果送鱼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封建迷信,是希望她们姐妹几个有福报,她以为是张秋果触景生情,可怜这些复读班生活艰苦的孩子。
她也可怜这些同学们,看到她们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这些学生比自己幸运,她们的家里支持她们复读,这至少说明家里是在意她们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是这些学生又没有自己这么幸运。
她们在学习上确实不怎么有天分,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郭青云轻轻松松掌握的知识,这些人要很努力的才能学得好,很认真才能融会贯通。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而眼下,郭青云决定尽自己所能的帮助这些同学们。
第66章 不辜负
吃一堑长一智, 郭青云再也不熬夜了。
可能是身体不太好的原因,她以前老是犯困,后来上小学早操的时候跟老师一起跑操, 循序渐进的锻炼两年, 生病的次数少了,精神头也好了很多。
这情况下, 她就大意了!
之前的时候心想, 上复读班的事情是她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姐姐们好,可是万一姐姐们跟不上进度, 万一没有考上平价高中,再上一年复读班, 那就违背了她的初衷, 变相的耽误了姐姐。
所以, 坚决不能让这事情发生,她一定要帮助姐姐把学习抓好, 万无一失的应对明年的中考。
从来没有熬夜,在自习室陪着大丫她们熬夜的时候,郭青云其实很困,因为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床有点困难,住校之后她没有跑步,精神越来不好, 这么快病倒给她当头一棒, 提醒她以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小镇上没有什么秘密, 在郭建设给学校送鱼送煤球之后,这件事很快在镇上传开, 鱼摊后面中医馆的老中医也听说了,他没有钱,不能做什么,但至少给小天才看此病还是可以的。
他溜达到摊子跟前,让张秋果空了的时候带老小去他那,他给免费看看。
张秋果当天就到学校接郭青云,把她带到中医馆,所以说,人还是要做好事,这不好报就来了!
福气落到她家七丫身上,比落到张秋果身上还让她高兴。 ↑返回顶部↑
当张秋果来跟她提送鱼汤送煤球的事,这位师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给自己定了一个很早的闹钟,交代要去看晚自习的葛老师:“别忘了跟学生说,这是郭青云的爸妈送给大家的,让大家好好学习,爱惜身体,旁人看了心疼,家里的父母看到了不是更心疼吗?让他们都来,我明天早上五点半熬好,学生们都来喝,别不好意思,熬好不喝浪费!”
这天晚自习结束的时候,葛老师把师母的话传达给学生们,很多人都哭了。
他们没有资格心疼自己,可是很多人心疼着他们,所以,更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无功而返,一定要考上高中!
这天晚上,很多人十二点过后才回寝室睡觉,他们的寝室是大通铺,原本是教室,后来中间砌了一面墙,隔成两件寝室,学校没有床,学生们自己从家里拉床,一个个的排好,一间寝室能住十几个人。
寝室有熄灯时间,教室没有,师母明明是好意,让老师劝他们爱护身体,可是这些学生却熬夜上自习熬的更加晚,第二天早上拿着碗,拿着家里的馍放在老师家的篦子上排队馏馒头的时候,没人能看得出他们熬夜后应该有的疲惫。
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边等待馏好的馍,一边借着老师院子里的灯光看书。
师母看着这些刻苦又努力的孩子们,心疼的红了眼圈,心想:“这些孩子们,不管最不能上高中,以后一定都会有出息!”
我以后一定有出息,不然对不起送鱼的郭叔郭婶,对不起熬汤的师母。
这是很多人的心声。
这天的早自习,复读班念书的声音格外的洪亮,这天的晚自习,仍有很多人过了十二点回宿舍。
郭青云退烧回到教室上课的时候,有两个人病倒了,与郭青云发烧头晕眼花需要躺着休息不同,这些人不知道是因为症状比郭青云轻,还是因为特别能忍,她们没有一个请假的,发烧也要坚持上课。
她们坚持开窗透气,增加教室空气的流通,不能传染给郭青云。
郭青云不知道张秋果送鱼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封建迷信,是希望她们姐妹几个有福报,她以为是张秋果触景生情,可怜这些复读班生活艰苦的孩子。
她也可怜这些同学们,看到她们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这些学生比自己幸运,她们的家里支持她们复读,这至少说明家里是在意她们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是这些学生又没有自己这么幸运。
她们在学习上确实不怎么有天分,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郭青云轻轻松松掌握的知识,这些人要很努力的才能学得好,很认真才能融会贯通。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而眼下,郭青云决定尽自己所能的帮助这些同学们。
第66章 不辜负
吃一堑长一智, 郭青云再也不熬夜了。
可能是身体不太好的原因,她以前老是犯困,后来上小学早操的时候跟老师一起跑操, 循序渐进的锻炼两年, 生病的次数少了,精神头也好了很多。
这情况下, 她就大意了!
之前的时候心想, 上复读班的事情是她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姐姐们好,可是万一姐姐们跟不上进度, 万一没有考上平价高中,再上一年复读班, 那就违背了她的初衷, 变相的耽误了姐姐。
所以, 坚决不能让这事情发生,她一定要帮助姐姐把学习抓好, 万无一失的应对明年的中考。
从来没有熬夜,在自习室陪着大丫她们熬夜的时候,郭青云其实很困,因为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床有点困难,住校之后她没有跑步,精神越来不好, 这么快病倒给她当头一棒, 提醒她以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小镇上没有什么秘密, 在郭建设给学校送鱼送煤球之后,这件事很快在镇上传开, 鱼摊后面中医馆的老中医也听说了,他没有钱,不能做什么,但至少给小天才看此病还是可以的。
他溜达到摊子跟前,让张秋果空了的时候带老小去他那,他给免费看看。
张秋果当天就到学校接郭青云,把她带到中医馆,所以说,人还是要做好事,这不好报就来了!
福气落到她家七丫身上,比落到张秋果身上还让她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