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这些外在恭维,清和道长不介意,他翻开王献宋古籍慢慢细看一番,才抬头对挤在东边角落里的少年道:
  “请问可是山绅小道友?”
  虽山绅并不是道士,但他修习的黄皮书籍,以及传说中汉族丢失的夏“连山易”,都是道学一派,广义称呼道友即可。
  旁边十岁清秀男童好奇看着阎师公一直吹嘘的千年道学天才,讲实话,他是不太服的,毕竟少年人都有争斗心里。
  顶着两只粉团同款黑眼圈,山绅向前几步,弯腰行长辈礼道:
  “清和道长您好,我是山绅。”
  “听闻你与叶甜甜有镜像生命线,你安全她安全,反之亦如此,不必太过自责担忧。”清和道长劝慰一两句,才道,“你俩未来命运贫道也算不出来,但这凌云大佛藏脏洞内外可联系上,关键在你与叶甜甜身上。”
  山绅眼睛猛得一亮。
  昨夜时间太过煎熬,他左心脏有一种前所未有青青涩涩的难受感觉,脑海里不断重复浮现甜妹儿的喜笑泪怒。
  他想,他一定是把甜妹儿当作最好的朋友,她是他第一个朋友。
  清和道长既然把话说出口,那就是他有办法解决问题,其他人也惊喜不已,立在原地,静静观看他的动作。
  但见,他取出一个紫金色铜炉,是圆唇型,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
  炉外底有繁体铭文,炉盖有许多不规则排序镂空或圆或方空洞,整体望去,这些圆孔简单勾画成一幅弥勒佛图。
  “这是明代宣德炉?”
  阎监工惊讶问出声。
  宣德炉,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照《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亲自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炉身精纯美质,铜质精良,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经过几百年的沉淀与发酵,是绝对的稀世珍宝。
  从古自今,文人雅士不断追捧,正一派道士也不例外。也因此,直到近代民国,还有很多商贩私底下仿制宣德炉,赚人钱财。
  当然,此宣德炉一定是真的。
  它除去足与耳,炉身一气呵成,紫金色是因为制炉材料中含有其它金属元素,绝对古代皇家技术中精品。
  明代宣德炉本就罕见,炉盖上还有一幅弥勒图像,周围和尚们修为稍微不到家的,眼睛都馋得突出来。
  这分明是佛家圣宝!
  为何落在道士手里?
  清和道长有心传道,他点头道:
  “凌云大佛藏脏洞,明代有能人异士曾进入,那其中阵法应该与明代有关,用宣德炉烧香最好。”
  他选择一包含有珍贵沉香的古典特殊配置香料,这些当然都会有领导们报销,这就是在燃烧经费。
  他把香料倒在一个同样暗金色的圆形缸中,用香点燃后,再把圆形缸放入宣德炉,合上有弥勒佛的炉盖,放到一张只铺着黄布的香案中心,用朱砂在案前画一个圆圈。
  “山绅小道友,你站在这个圈里,一直盯着炉上飘着的香烟即可。”
  “好的。”
  约过三分钟后,从炉盖圆孔开始慢慢飘出一缕缕淡淡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沉香味道,这味里还夹着三分兰花清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