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学霸人生 第6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唯一担心的只有,就算选了文科,她又真的能找到自己想找的路吗?
  作者有话说:
  查了很多资料也不太确定,现实里奥赛金牌能不能保送文科,姑且就当小说里的大教授们都和女主一样,都挺任性的吧~
  青春嘛,使劲作就好了!感谢在2022-06-15 22:40:24~2022-06-16 22:22: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刘 10瓶;37131664、冉冉梢头绿、不归的如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救命
  以re原液为主要原料的新药被命名为蕤复康, 是一种淡棕色的液体,微甜有清香,但因为氧化速度极快, 需要在特殊玻璃瓶里密封保存,并且及时服用。
  实验室研究发现, re原液氧化变性以后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表皮细胞的修复作用却明显加强, 口服或者注射进入人体, 也可以快速清除炎症和修复血管损伤, 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年轻的王医生刚开始对医药公司送过来的药物说明,压根不相信。
  洋洋洒洒一大段,写得简直就跟街头卖药小广告一样,包治百病, 无所不能。
  要是哪家企业真出了这么一种药, 她觉得这个世界都能直接翻天了。
  所以当初, 就连找愿意合作的医院, 慕清都是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才艰难搞定的, 人家还是不甘不愿, 感觉冒了很大风险。
  因为采取的是双盲测试,不止病人,连医生都不清楚自己给出的究竟是新药还是安慰剂, 但依然要定时上报服药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还有医药公司,以及药管局相关人员不定时的抽查和记录:监测病程发展, 寻找未知的副作用, 当然, 更重要的是和对照组比较, 判断新药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有没有继续下去的价值。
  新药的临床实验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尤其对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小药厂来说,成本高昂是一方面,风险控制,更是合作医院最担心的一件事,虽然主管医生也会有一定的补贴,但是在工作量加大以及可能面对的风险面前,那点补贴简直不值一提。
  其他老资格的医生,对这种申请测试的新药都是不屑一顾的,根本不愿意让自己手里的病人实验这种新药——国内没听过名字的小药厂,风险太大,手续还麻烦,要是万一病人吃出点问题来,还不是首先找医生的麻烦。
  最开始王医生也是类似的想法。
  要不是主任施压,加上李杏芳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基本就是拖延时间了,王医生也不可能给她推荐这种新药。
  即便如此,她也还是提心吊胆,生怕新药出现一些让病人根本无法接受的副作用。
  王医生参加工作没几年,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无奈,这几年在她手里离世的病人,没有上百,也有大几十个了,可除了尽人事听天命以外,就算是目前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在很多绝症面前,也依然无能为力。
  王医生本来想着,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利用临床试验的机会,用那点杯水车薪的补贴,帮帮这慢慢走向绝望的一家人。
  当然,要是还有哪怕零星半点的效果,就更好了。
  但是,出乎她意料,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种新药的效果,明显到了她已经完全无法忽视的程度。
  用新药的第一个月,李杏芳的精神就有所好转——这也可以解释为安慰剂的效果,毕竟人类的大脑经常展示奇迹。
  当时,科室里还有另一个也在关注新药的老医生,看了看李杏芳最近的检查报告:“不要高兴得太早,我以前也有个类似的病人,服用安慰剂效果不错,但是起效的时间很短,没多久以后病情反而加速恶化,很快就离世了。”
  听到这话,王医生的心忍不住一沉,越发悲观起来。
  “王医生,俺觉得这个药吃着人特别舒服,精神头好了,咳嗽的时候都没有以前难受了。”
  虽然病人是这么说,王医生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不过还是认真的记录了下来。
  毕竟面对绝症,哪怕只是稍微缓解痛苦,也有它的价值。
  可是到了第二个月,当王医生拿到最新化验结果以后,就彻底坐不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