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云卿关上房门,心中才舒了口气。
  分明没什么,反倒心虚的像做贼似的。
  平了平气息,就翻开茶杯,喝了两口隔夜的白水压惊。
  段旻轩的屋内她没有来过,虽然在驿馆中,但因着在帮城守和郡守处理赈灾和流民的时,桌上还是铺满了资料和典籍的。孟云卿恍然大悟,想来每日里,他来看过她后,应当都在房中看了这些才入睡的。
  她同魏老先生学了不少政史经纶。
  政史经纶里也讲了不少赈灾和安抚流民的例子。
  灾情不平,流民易生,为求生存,便要抢劫掠夺。谣言一生,民心则乱,蜂起掠食,只会令灾祸变本加厉。救灾赈灾,首要在于稳定人心。
  所以朝中才让了甫州郡守前来。
  衢州城周遭不少通路都断了,要安民心,就需召集衢州城的灾民和流民一同去排查山道,重修通路。灾民和流民有活计可做,在赈济的同时又能依劳而获,就会打消沦为盗寇的念头。
  等赈灾的物资陆续到了,家家户户再施以钱粮,免除部分徭役赋税。
  这场灾情并可平稳过去了。
  孟云卿放下纸笺。
  纸笺上的字迹,她认得是段旻轩的。
  段旻轩给甫州郡守的建议,是让他组织灾民和流民参与工程修筑,人人有事可做,又有钱粮可拿,再辅以免税等手段,就可避免生乱。
  孟云卿莞尔。
  “旻轩。”屋外是老爷子的声音,孟云卿放下纸笺,去开门,“爷爷。”
  “云卿丫头?”老爷子见了她,果然有些意外。
  她便照着方才想好的说了一遍。段旻轩的酒量,老爷子当是比她更清楚不少,也没有多想。见她在看桌上的公文,还有些意外:“这些都是赈灾之事,云卿能看懂?”
  孟云卿颔首:“过往在定安侯府,舅舅请了魏老先生教我政史经纶,我正好见过一些关于赈灾的册子。”
  能让女子学政史经纶,老爷子对这个定安侯顿生了几分好感:“定安侯有心了。”
  孟云卿又道:“舅舅说,虽是女子,谈不上要多精通,却总要懂些才好。”
  孟老爷子也点了点头,看了看桌上的纸笺:“旻轩昨晚喝了些酒,怕是要到明日才醒,用过早饭,便同爷爷去趟衙门那头看看吧。”
  “好。”孟云卿应道。
  第136章
  衢州城四围都在受灾。
  衢州城便成了朝廷在甫州郡的赈灾中心。
  早饭过后,孟云卿便陪老爷子到了衢州城的衙门。往常段旻轩都是过了晌午才去,孟云卿没有跟来过,等陪老爷子到了衢州城衙门,才晓这里已经忙成了一锅粥。
  捧着文书的师爷和衙役,行色匆匆。
  领了命令的官差和前来帮忙的驻守士兵,脚下生风。
  衙门的前院内,三三两两的人站在一处,有争执的,有扯着文书看的,也有在清点物资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