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一座和他记忆里完全不一样的城池,百姓们脸上洋溢的是真诚的笑容,有一群泥孩子从他们身边跑过,边跑边兴奋的齐声念着什么“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傅咏怔怔的站着,目送他们跑远。
  傅洪也一愣一愣的,呆呆地问道:“阿兄,他们在念什么?”
  傅咏:“好像是教人启蒙的文章。”
  五岁启蒙的傅洪呆呆地问道:“我怎么没读过这样的启蒙文章?”
  傅咏没有回答,转身继续往前走,这一次他目标明确,直接往县衙去。
  都不必问,顺着大道往前,总能看到县衙。
  果然,等走过第四个路口,他就看到了一块空地,地面用青砖铺就,上面竖着一面公告墙,前后都贴满了纸张,而不远处门庭高广,门上悬着匾额,上书“县衙”二字。
  县衙左面立着一块高高的木牌,那是谤木,给人留言上谏之用,这东西竟然重新立起来了,傅咏长这么大,只在书上看到过,自世祖皇帝开始,朝廷就开始捂士民的嘴,连世家子弟说话写文都要借以隐喻,又怎么会立谤木?
  县衙右面则放着一块形如肺部的赤红色石头,这就叫肺石了。
  有冤屈的人可敲击肺石鸣冤,这个傅咏熟悉,基本上每个县衙都有一块,一些比较大和有钱的县衙则是以鼓代替肺石。
  第1151章 我是他弟
  也是因为肺石处处可见,民皆明其意,所以赵含章才听从汲渊的建议将鸣冤的信箱定义为肺石箱;
  而谤木起自尧舜,每一个读书人都知道的典故,所以赵含章把本想定义为策论的信箱改为谤木。
  政策嘛,不管它取什么名字,只要能广为人知且深刻的理解,它就是成功的。
  此时,站在县衙门口,傅咏一下就明白了那两考生口中的“谤木”,“肺石”信箱的用意了。
  也正是这个用意给了傅咏无限的勇气。
  这位大将军既能广开言路,又能让普通百姓有鸣不平之路,必是个开明宽厚之主,那他还忧愁惧怕什么呢?
  傅咏放下竹筐,郑重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抬脚就朝县衙走去。
  关二几个见他就这样往县衙去,吓了一跳,正想拦住他,傅洪和董舒却反过来拦住他们,对视一眼后目光明亮的看着县衙左边立的谤木,也放下竹筐跟着傅咏往里走,“你们且在此等候,别乱跑。”
  县衙门大开,门口甚至没有守门的衙役,谁都可以往里走。
  县衙的官吏们要下衙了,一个文书收好东西,见左右无人,便忍不住扭一扭坐得僵硬的腰,一边走一边扭,正扭得起劲,打眼看见站在院子中的傅咏吓了一跳,腰咔哒一声就扭了。
  他一下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哎呦,哎呦”叫起来。
  傅咏正好奇打量和记忆里完全不一样的县衙大堂,听到咔哒一声就扭头看过去。
  他卷起袖子,走上去按住他的腰,揉了揉后道:“你放轻松,别乱动。”
  “你,你,你是何人,县衙已经下衙了,没有急事明日再来吧。”察觉到他在用力,小吏就大叫道:“别,别,别,我自己来,我坐一会儿就好。”
  傅咏笑道:“这是错筋了,可不是坐一会儿就能好的。”
  说罢,趁着他走神,手上一用力,咔哒一声,小吏的腰就直了。
  小吏吓得大叫了一声,然后感觉腰上的隐痛没了,他小心的转了转,眼睛一亮,“嘿,好了。”
  傅咏笑着看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