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将中,王重师最为低调沉默,但沉默内敛之人往往在危急关头最能挺身而出。关键时刻,王重师匹马向前,护在朱温身前。
  王重师的长矛技法精妙娴熟,号称冠绝当世。面对呼啸而至的箭雨,面不改色,挥动长矛,将飞射而至的乱箭一一打落,众人只听见叮叮咚咚一阵脆响。
  蔡州守军显然被攻城者如此嚣张的态度激怒了,更多的弓箭手转到朱温的方向,疯狂放箭。王重师再厉害也只有一双手,面对越来越凶猛的乱箭,难免有所遗漏。
  在万众瞩目下,迎着纷飞的箭雨上演亲临一线指挥的朱温正洋洋得意,没想到一箭猝然而至,正中左腋。巨大的疼痛袭来,朱温几乎栽倒马下。
  众亲兵大惊失色,冒死挡住乱箭,护住他们的主帅。
  朱温回过神,低头一看,一箭深入肌中,鲜血喷涌而出,瞬间浸透了战袍。
  王重师也不禁变了脸色。周围的亲兵更是手足无措,面色惶恐。
  大战关头,军心可鼓不可泄!
  朱温桀桀一阵阴笑,紧咬牙关,手上使劲,一把将那杆利箭拔了出来,鲜血淋漓。他甩箭于地,拔刀斩下衣袖,紧紧绑住伤口,然后仰起了头。
  “杀……”所有人都听到了饿狼一般的嘶叫声,这声音穿过隆隆的战鼓,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让每个人都心中一凛。
  这头狼又复苏了,正发出令人恐惧的死亡的怒吼。
  “杀……”数万汴州军跟着他的主帅一起苏醒了,他们就像忘记恐惧没有痛楚的杀人机器,一起涌上了蔡州城头。
  刀光凄厉,血肉横飞,蔡州城内外上演着一场生死大搏杀。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汴州大军才缓缓退去。战场上遍布着尸体和残破的兵器,一片肃杀。星光洒落在这片巨大的血肉坟场上,就像在低声吟唱着一首哀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数年前,当古稀之年的曹松面对那一片片生灵涂炭的战场,悲愤地写出这句千古绝唱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他所见到的,不过只是这个无法言喻的混乱时代血腥大幕的开始。
  蔡州城头,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血战,从春末直到深秋。
  九月,连绵的秋雨袭击了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原野。两支疲惫之师都已达到了体力的极限。
  “将军,军粮只能维持到月底了。”敬翔轻轻走进军帐,看着焦躁不安的朱温,安静地说。
  朱温看了他一眼,走到帐口,凝视着那座伫立在黑暗中的巨大城墙。
  “罢了,罢了。蔡州之敌已是瓮中之鳖,让他们自取灭亡吧。”
  秋意正浓,汴州城中的菊花都已开了吧?“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再不回去,菊花都要谢了。
  “撤军。”他挥了挥手,用满带倦意的声音说。
  长达三个多月的蔡州围困战就此结束。虽然朱温没能亲自带兵攻下蔡州,但已将秦宗权的主力消灭殆尽,秦宗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在全城军民的欢呼中,朱温带领得胜之师进入了汴州。深秋时节,正是菊盛之际,这座城市就如同秋色中的菊花一样,生机勃勃。
  一簇簇花团迎寒吐蕊,傲霜怒放,战甲和武器的寒光和秋菊的冷艳交相辉映,映射出浓烈的威严和霸气。
  “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忽然想起了黄巢当年写下的这句诗,有些嘲讽地笑了笑。真是造化弄人,写诗的那个人早已成了刀下之鬼,而再现如此盛况的,却是在他统领下的汴州。
  历史就是这样微妙而奇特,就像给旁观者书写的一段段深刻的寓言。
  终于,他看到了迎出门来的张惠。
  佳人依然,你我依然。
  朱温回师三月之后,穷途末路的蔡州军内部终于分崩离析。蔡州部将申丛发动兵变,抓捕了秦宗权,将他全家捕杀。秦宗权更是被打断双腿,执送汴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