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7)(3 / 4)
建业城外,繁忙的江边码头,几十艘船正停靠在岸边,正在装货卸货,一艘商船正在起碇石,预备离开。
一队官兵自城门疾驰而出,为首的校尉抖开一张纸:所有人听令,从今往后,大安国禁止一切商船往来。所有商船,速速离开!
正在装卸货的船家和搬运工都愣住了,这可是从来都没遇到过的事,那这货物怎么办?
一个船主从船上下来,跑到校尉跟前,恭敬道:官爷,我这船上的货物都是福顺楼的货物,能让我们将这货物都卸下来吗?
校尉居高临下用鼻孔眼瞅他:不能!没长耳朵?赶紧都走,再不走,我们便要赶人了。说完扬起手里的鞭子,在空中狠狠一抽,发出清脆的啪声。
那船家进退维谷,走吧,卸下的货已经被抚顺楼拉走了些,还没结尾款呢,不走吧,就要挨打。
跟他处于相同状态的船不少,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
那校尉突又大声道:码头上可有广州来的商船?
无人回答,但是刚才那艘正在起碇石的商船正不声不响地划船离开。
那校尉指着这艘船问:船家,你们的商船可是从广州来的?
船上一个人接话:不是,我们自丰州来。说话间,那艘船已经进入了江心,开始顺着滚滚江水朝东驶去。
船上刚才答话的人看着远去的建业城,眉头紧皱,一个船员小声地说:山哥,城里似乎发生什么事了,要去打听一下吗?
吉山说:现在商船不让靠岸,到了下个码头找一艘小船回来打探一下。
船员说:这安国禁止商船往来,以后就不能来这边做生意了。而且似乎还专门针对我们。
吉山点点头:以后要小心一些了。他刚从闵大人那儿接手船队,安国就出了这个禁令,以后从海外回来的货物就不能来安国交易,看来只能去东戎了,也不知道东戎吃不吃得下那么多货物。
不过应当也不难,安国禁了商船,那些商人必定要想办法从别处寻找货源,比如换个渠道从东戎进货。
不知道那狗皇帝唱的是哪一出,好端端的把通商给禁了,难不成跟自己送来的那些报纸有关?
吉山进了船舱,一群文士正在互相打招呼。这些人便是搭便船南下的寒门学子,多数都是因为看到这次的《星火》报才决定南下的。
果然跟闵翀预料的一样,报纸一传到北边,绝对能引起轰动,肯定有不少读书人愿意南下广州。这不,短短数天时间,便有不少人寻访到了他们的船,准备南下去碰运气。
见吉山进来,文士们纷纷同他打招呼,一个说:船主,广州真如你说的那般好吗?
吉山礼貌地说:诸位郎君只管放心,你们定然不会后悔此行。
第117章 新世界
吉山的船回到番禺的时候, 《星火》第三期已经发行了。等待每一期报纸的发行,已经成了整个番禺读书人最期待的事。
从创刊号发行之后,一鸣社收到的投稿函便堆积如山。哪个读书人不想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来传阅呢。
礼部不得不听从萧彧的建议, 创办一个报社, 专门安排三个人来负责报纸的审稿、改稿、排版与发行。
萧彧依旧会抽出时间来审稿, 而且这几期报纸的头版文章,都是他亲自写的, 每期都要传达一个信息。
比如第三期, 就是倡简朴反奢靡, 批判社会奢靡成风的现象。
渐渐地,番禺城中的大户们也觉出点意味了,他们这个皇帝与别的皇帝不太一样,他不怎么喜欢世家大族,做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在针对世家大族。
比如之前陈家抄家、取缔青楼妓馆, 如今又在批评奢靡浪费的现象, 甚至选拔考试,办学塾, 无差别入学,无一不是在针对世家大族。
聪明点的,已经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了,约束自家的子弟不要再骄奢淫逸、横行霸道, 在外行事要低调,免得被抓把柄。 ↑返回顶部↑
一队官兵自城门疾驰而出,为首的校尉抖开一张纸:所有人听令,从今往后,大安国禁止一切商船往来。所有商船,速速离开!
正在装卸货的船家和搬运工都愣住了,这可是从来都没遇到过的事,那这货物怎么办?
一个船主从船上下来,跑到校尉跟前,恭敬道:官爷,我这船上的货物都是福顺楼的货物,能让我们将这货物都卸下来吗?
校尉居高临下用鼻孔眼瞅他:不能!没长耳朵?赶紧都走,再不走,我们便要赶人了。说完扬起手里的鞭子,在空中狠狠一抽,发出清脆的啪声。
那船家进退维谷,走吧,卸下的货已经被抚顺楼拉走了些,还没结尾款呢,不走吧,就要挨打。
跟他处于相同状态的船不少,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
那校尉突又大声道:码头上可有广州来的商船?
无人回答,但是刚才那艘正在起碇石的商船正不声不响地划船离开。
那校尉指着这艘船问:船家,你们的商船可是从广州来的?
船上一个人接话:不是,我们自丰州来。说话间,那艘船已经进入了江心,开始顺着滚滚江水朝东驶去。
船上刚才答话的人看着远去的建业城,眉头紧皱,一个船员小声地说:山哥,城里似乎发生什么事了,要去打听一下吗?
吉山说:现在商船不让靠岸,到了下个码头找一艘小船回来打探一下。
船员说:这安国禁止商船往来,以后就不能来这边做生意了。而且似乎还专门针对我们。
吉山点点头:以后要小心一些了。他刚从闵大人那儿接手船队,安国就出了这个禁令,以后从海外回来的货物就不能来安国交易,看来只能去东戎了,也不知道东戎吃不吃得下那么多货物。
不过应当也不难,安国禁了商船,那些商人必定要想办法从别处寻找货源,比如换个渠道从东戎进货。
不知道那狗皇帝唱的是哪一出,好端端的把通商给禁了,难不成跟自己送来的那些报纸有关?
吉山进了船舱,一群文士正在互相打招呼。这些人便是搭便船南下的寒门学子,多数都是因为看到这次的《星火》报才决定南下的。
果然跟闵翀预料的一样,报纸一传到北边,绝对能引起轰动,肯定有不少读书人愿意南下广州。这不,短短数天时间,便有不少人寻访到了他们的船,准备南下去碰运气。
见吉山进来,文士们纷纷同他打招呼,一个说:船主,广州真如你说的那般好吗?
吉山礼貌地说:诸位郎君只管放心,你们定然不会后悔此行。
第117章 新世界
吉山的船回到番禺的时候, 《星火》第三期已经发行了。等待每一期报纸的发行,已经成了整个番禺读书人最期待的事。
从创刊号发行之后,一鸣社收到的投稿函便堆积如山。哪个读书人不想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来传阅呢。
礼部不得不听从萧彧的建议, 创办一个报社, 专门安排三个人来负责报纸的审稿、改稿、排版与发行。
萧彧依旧会抽出时间来审稿, 而且这几期报纸的头版文章,都是他亲自写的, 每期都要传达一个信息。
比如第三期, 就是倡简朴反奢靡, 批判社会奢靡成风的现象。
渐渐地,番禺城中的大户们也觉出点意味了,他们这个皇帝与别的皇帝不太一样,他不怎么喜欢世家大族,做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在针对世家大族。
比如之前陈家抄家、取缔青楼妓馆, 如今又在批评奢靡浪费的现象, 甚至选拔考试,办学塾, 无差别入学,无一不是在针对世家大族。
聪明点的,已经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了,约束自家的子弟不要再骄奢淫逸、横行霸道, 在外行事要低调,免得被抓把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