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0)(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凛之勾起嘴角,在萧彧耳边说:不是,特别好看,好看极了!
  萧彧眨巴眼睛:真的?可惜没镜子,根本就看不出自己穿的什么样子。
  裴凛之说:真的。我给陛下戴上冠冕吧。
  萧彧看着桌旁放着是十二旒冕,上面的珠子全都以大小一致的羊脂玉珠缀连而成,不用试就知道肯定沉甸甸的,便摇头:还是晚点吧,等出门前再戴。我怕不太方便。
  也好,郎陛下忙了一个早上,先用早膳吧,用完就差不多准备出发了。裴凛之显然还有点没能适应改口,他叫了这么久的郎君,如今要改成陛下,他心里不是不失落的。
  如果叫郎君,那还是他的郎君,叫成陛下,那就是天下人的陛下了,也意味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但这些,都是他一手促成的,尽管有遗憾,但他并不后悔。
  今日府中的人都十分严肃,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众人显然都有些拘谨,仿佛连抬臂迈腿都不能适应了。
  萧彧一进饭厅,所有人都正襟危坐,连话也不说了,大气也不敢喘了。萧彧看着大家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怎么了?不会过了今天,以后大家就要弃我远去了吧?
  萧繇嘿嘿笑:皇兄,你知道上古时期,天子都称自己为孤与寡人的,做了天子,就是孤家寡人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萧彧说:要真是这样,那这皇帝还当得有什么意思。大家都放松一点,不必拘束,虽然皇帝说话确实一言九鼎,但我绝对不会做一言堂的皇帝,在皇帝之上,还有律法。就算是皇帝,他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符合律法要求,否则一个张口就能生杀予夺的皇帝,谁不害怕?要是碰到英明贤能的还好,要是碰到那种昏庸无能的皇帝,那将会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萧繇眨巴眼:皇兄所言极是。那么皇兄的意思,是要遵循秦制,以法家治国?
  萧彧摇头:也不是只用法家学说。你们看那西部与北部的胡人政权,不知道更迭了多少回,许多族群和文化都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我们汉人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为何?因为我们汉人是实用主义,古今中外的,什么好用,什么有用,我们就用什么,不必拘囿于某一学说。
  裴凛之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郎君的见解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又倍感叹服:陛下说得甚是在理。我们汉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正是因为一直都在学习中,而非固步自封。
  穿着漂亮礼服的阿平跌跌撞撞从外面进来,他习惯性地朝萧彧的主席跑去,跑到一半,又停下来,仰起小脑袋看着穿着新衣服的萧彧,眼中露出欣喜之色:郎君,好漂亮!
  萧彧看着小阿平:乖宝,快过来,吃饭了。阿平今天也穿新衣服了啊,真好看。
  阿平走到萧彧身边,伸手去摸他下裳上绣的福字纹,裴凛之说:阿平,陛下的衣服现在不能摸。
  阿平将手收回来,仰起头看着他们,萧彧说:没关系,摸吧。
  裴凛之对阿平说:陛下的衣服要等祭完天回来再摸。
  阿平被两个大人弄得快分裂了,赖峰忙过来:阿平,来我这里,我们一起吃饭。
  萧彧无奈地看着裴凛之,说:你是不是也要去别处吃饭?
  裴凛之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以后萧彧就是皇帝了,自己不能再和他平起平坐了,但听到他失落的语气,不禁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席下其他人,正默默无语地看着自己。裴凛之说:没有,我跟郎君还是同席吃饭。说着在老位子上坐下了。
  萧彧终于满意地露出了笑容,他真的不想因为变了个称呼,跟大家的关系就都变了。
  席下诸人看着裴凛之很干脆地坐下了,心头不禁一松,这就意味着,陛下真的还是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也不必那么拘谨。
  朝食过后,裴凛之亲自为萧彧戴上十二旒冕。他们登上六马所拉的金根车,从府邸出发,进入了早已人山人海的南北街。
  天子游行,崖州城是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南北街道两旁,有不少年轻人仗着身手好,早早就爬上了路边的大树上,等着一睹天子真容。
  车是无盖的,萧彧居中而坐,裴凛之、赖峰、向阳与吉海各据一角。阿平则跟着梁王坐在后面的四马车上,兴致勃勃地瞧着热闹。
  萧彧保持着露八齿的标准笑容,不时抬起手朝路旁的百姓招手。
  人群中的小媳妇大姑娘无不怦然心动,天哪,天子居然长淂真的跟神仙一样好看,他果然是天人下凡吧。
  路旁的有些百姓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皇上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