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5)(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觉裴凛之睡得神清气爽,因为最近阿平已经不半夜起来撒尿了,可以睡到天亮了再去尿。当然,这个问题他没有和萧彧说过,萧彧还以为阿平依旧每晚都需要把尿呢。
  天亮之后,闵翀让窦七爷指挥船员卸还未卸完的货,等卸完之后,便将船开往水师港去。他自己和萧彧一行人进了城。
  一到家,萧彧便着人去请姚知县前来家中议事。
  闵翀一进来,就看到了院子里绿油油的禾苗,说:郎君这边种的是我带回来那些稻种吗?
  萧彧说:算是吧,这些都是你带回来那些稻种以及本地水稻杂交的。
  杂交?闵翀听到个新鲜词。
  就是用不同的水稻品种互相授粉,然后产生新品种。萧彧大致解释了一下,忍不住跟闵翀炫耀,我培植了几种杂交水稻,目前产量最高的是暹罗稻与天竺稻的杂交品种,亩产约摸有三百七十斤左右。
  闵翀惊讶道:竟有这么高的产量?
  萧彧兴致勃勃地说:那个崖州稻和占城稻的杂交品种也有三百六的亩产。还有几种杂交稻的没出来,反正杂交出来的产量就比原来的产量高。
  闵翀抱拳拱手:恭喜郎君,贺喜郎君。这有了杂交稻,以后光卖粮种都会发财。
  萧彧发现闵翀什么时候都能想到买卖去,真是天生的商人,他笑道:就按你说的,以后专门成立一个种子公种子作坊,专门培植各种稻种。
  即便是将来真的能够一统天下,这种子公司还是可以做下去的,毕竟百姓谁不愿意花钱买产量更高的稻种呢。这也能为国库创造一个收入渠道。
  闵翀嘿嘿笑:在我眼里,就没有做不了的生意。
  不多时,姚陶便到了,几人凑在一起开始商讨即将发生的大事。
  姚陶对此感到最为感慨:这一仗到底还是在所难免啊。崖州好不容易出现他上任以来最欣欣向荣的局面,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被打破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关山问: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应对?
  裴凛之便将梁王的意图说了一遍,赖峰第一个反对:我与梁王有过接触,其人太过情绪化,我认为他并非合适的合作对象。
  向阳眉头紧锁:但目前似乎除了跟梁王合作,我们也没有更多的办法。要么就暂且按兵不动,等着跟朝廷打几场硬仗。我以为这不可取,我们胜算太低了,兵力相差太过悬殊。
  萧彧赞许点头:向阳说得在理,所以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凛之给大家说说。
  第84章 攻城
  裴凛之便将闵翀的计划与大家说了。
  众人听完, 都觉得此计可行,虽然非常冒险,但也不是没有胜算。
  萧彧问:你们觉得, 广州刺史王启能被说服的可能性有多大?
  裴凛之说:王启出身太原王氏, 按说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最注重嫡庶之分,理应会支持郎君。但问题是太原王氏嫡系在前朝已经没落, 王启出身旁支,故而发展远不如琅琊王氏。这就不太清楚王启对嫡庶的态度是什么了。
  他若是不愿意支持郎君, 一刀结果了便是。我就烦这样的世家大族,好似只有他们是人, 旁人都是蝼蚁。闵翀忿忿地说。
  萧彧听到这里,看着裴凛之哈哈笑。
  闵翀看着裴凛之,朝他拱手:失敬失敬, 我倒是忘了这里还有一位河东裴氏。语气中充满调侃。
  裴凛之不以为意:我可从未觉得自己比旁人高贵, 况且裴家早已没落。从我家里也能看出, 所谓的世家, 其实也都经不起时间的淘洗。
  萧彧说:我也不喜欢门阀士族,他们就喜欢互相勾连, 最后结党营私, 阻碍政令的推行与社会的发展。
  在座众人,除了裴凛之,都非世家, 对门阀士族都没什么好感,非常赞同萧彧的观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