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阮宁听着皱了皱眉,去看陆泽,原来他已经出了园子。
  闹剧。
  此时亭里的夫人们已经结束了起先的话题,全都在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无非是赵家的那起子混事儿,更有好事的人连赵大人有几房姨娘,哪个姨娘生了哪个孩子都给扒了出来。
  还分析了这件事可能对赵家造成的影响,对赵夫人娘家造成的影响,对赵家几个未出阁小姐造成的影响,一针见血,针砭家弊,简直比阮宁前世写论文还要专业尽责有条理。
  又有人讨论着陆小王爷,把他做过的破事儿一一抖了出来。
  一个比一个混账。
  阮宁听得面色郁郁,阮母注意到她不开心,搂着她问:“宁丫头,这是怎么了?怎么不吃点心了?”
  阮宁把头埋到她的怀里,声音糯糯的,“我又不是猪崽儿,祖母,您就别打趣我了。”
  乖孙女儿是真不开心了。
  索性她也同几个老姐妹闲话完了,就带着阮宁先离开了。亭中的女人们忙起身相送,这待遇阮宁上辈子从没享受过,不由感叹了句剥削阶级真是好。
  接下来几日就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了,大约也是看看景致,赏赏风景。
  到要走的这一日,大家都很满意。
  阮母接受了寺庙的洗礼,往佛祖前的功德箱里扔了不少银子,整个人都慈祥了不少。张氏混迹在各家夫人中间,虽不太受待见,却听足了小道八卦,整个人打了鸡血一般。秦氏红光满面,收到了几家夫人的邀请,让她带着闺女去府上赏花喝茶,顺便看看自家到了配种年龄的儿子。
  收获最多的应是轩哥儿,阮宁收拾行李时,他带了几个同龄的光头小和尚来给阮宁介绍,“这是智安,智净,智明,智德。”他一一指过去,“这几日他们带我去摸了鱼,爬了树,还躲在菩萨下面的小格子里捉迷藏,我很高兴。”
  几个圆墩儿般四肢短小的小和尚端端正正行了僧人的礼,四双湿漉漉的大眼睛齐齐看着她,“大姐姐好!”
  阮宁颇有一种开宗立派收小弟的感觉,她一一摸了四个小和尚的头,感叹了一句手感真好,才道:“你们也好,轩哥儿这几日多亏你们照顾了。”
  然后是轩哥儿与他们依依惜别,还约定了下次再来给他们带祖母房里的点心。
  待他们走了,阮宁才好奇问他:“你们在哪里的佛像暗格捉迷藏?广胜寺里还有空佛堂吗?”
  “我也不知道,智安他们带着我直接从后门进去的。我只听见外面有个女人在说话,大约不是空佛堂,说的是什么菩萨保佑,什么生个儿子……”轩哥儿挠了挠脑袋,“她的声音倒是同三婶娘有些像。”
  阮宁:……
  不过说到生孩子,她倒是想起来,除了继母李氏生了个儿子,去年舅母也生了个女儿,只比李氏早了不到一个月,再过几天就是百日宴,要由舅舅宣布小女儿的名字,届时相好的亲友都要去。
  想起舅舅家一溜儿的三个儿子,她笑了笑,舅舅舅母这下怕是要高兴坏了吧。
  第11章 百日宴
  众人回府后,阮母也没闲下来,开始着手准备前往将军府的一应贺礼。
  她拿着账本细算库房中的财务,又掂量着送去些什么合适,阮宁坐在炕桌另一边,趴在炕桌上描金鱼儿,想着要绣个模样有趣的肚兜出来,过几天好去送给小表妹。阮母看了一会儿,拿笔勾了几下,便把账本放到桌子上,捏了捏太阳穴,“真是老了,看上几个字儿便觉得累,眼也不大好使了……”
  阮宁放下纸笔小狗似的爬过炕桌绕到阮母身边,跪坐着给她按摩起来,“又说浑话了,看累了歇歇便是,力道怎么样?”
  小手在肩膀上软软地捏着,又用了两分力度,阮母眯了眯眼,身子放松下来,对她的服务十分满意,“不错,阿宁果然是个可人儿疼的。”又叹了口气,“我这说的也着实是实话,祖母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原本你母亲在时,我是想把管家的权利交给她,谁知,哎,也不必多说了。”
  阮宁捏捏捶捶,闻言倒是没什么感触,“祖母既累了,不如找个人来管家。这府里上上下下多少人口,便是我看了都觉得十分麻烦,您子孙满堂,正该是享福的时候,又何必操这么多心呢?”
  阮母扭头瞪了她一眼,“有你这么埋汰长辈的吗?若是在面外,岂不叫人看了笑话去?我倒是想清闲清闲,身边却没有十分合用的人手,国公府是从你祖父这里兴旺起来的,得了天子的嘉奖,是多大的荣幸,到底不能随便了事。你是没见过,有些人家就是后院出了岔子,整个家便周转不济,白白断送了气数。”
  “祖母想要什么样合用的人手?我倒觉得有个人选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