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8三十秒的梦(齐线)(3 / 4)
这里没有共同的宠物,没有挤满生活痕迹的温馨小窝。只有她独自居住的公寓。霍一的气息偶尔会留下,但总会很快被清理干净,如同从未出现过。她们的关系,见不得光,只能存在于这紧闭的门窗之后,存在于短暂的、偷来的时光里。
“女朋友……”齐雁声无声地咀嚼着这叁个字,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苦涩至极的弧度。多普通的一个词,对她们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霍一是什么?是知己,是搭档,是床伴,是灵魂深处无法抗拒的吸引,是生命里最惊心动魄的意外。唯独不是可以宣之于众的女朋友。
而她呢?她是齐雁声,先是齐雁声,是香港粤剧界的标杆,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最后才是Joyce。她的形象必须完美无瑕,她的生活必须经得起审视。她的人生轨迹早已定型,像一艘航行了大半生的船,无法轻易转向,驶向那片名充满未知和风险的海域。
那个梦,像一把温柔又残忍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她内心深处一个连自己都几乎遗忘的盒子。那里面装着的,并非少女时期对浪漫爱情的幻想,而是一种更深沉、更隐秘的渴望——渴望一种彻底的、毫无保留的联结,渴望一种被见证、被祝福的陪伴,渴望在阳光下并肩而行的平凡温暖。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并非如表现出来的那般云淡风轻,那般安于现状。潜意识里,她原来也在期待。期待像任剑辉、白雪仙那样的惊世之恋,即便惊世骇俗,终能成就一段艺坛传奇般的佳话,相知相守,直至白发苍苍。期待像唐涤生为白雪仙写下绝代唱词那样,在艺术和情感上达到无人能及的默契与深度。期待...跟霍一。
她期待一个“后来”。一个光明正大的,无需躲藏的,可以细细描绘的“后来”。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阵恐慌般的羞耻。她今年多大了?六十叁?六十四?早已过了应该做这种梦的年纪。更何况,对方是霍一,叁十出头、生命画卷才刚刚展开。她凭什么期待?又有什么资格期待?
霍一给予她的已经足够多了——那些灵肉交融的激烈时刻,那些智力碰撞的火花,那些无声却坚实的陪伴,甚至在台风夜冒着危险赶来的一意孤行,和多年兼顾的陪伴照料。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她难道还贪心地想要全部吗?
“真系……越老越糊涂。”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苍老。
梦越是美好,醒来越是残忍。它赤裸裸地照见了她的贪心,她的软弱,以及横亘在她们之间那巨大得令人绝望的现实鸿沟。
她想起霍一。每一次看似冷静克制的表情、眼底却蕴藏着近乎暴烈的热情和执着。她一次次地靠近,一次次地试探,步步紧逼,像是要从她这里确认什么,掠夺什么。她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幻想过梦中的场景?她是否也会不甘于永远停留在这种地下情人的状态?
齐雁声几乎可以肯定答案。霍一的眼神,偶尔会在最情动的时候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和渴求,那不仅仅是对身体的占有,更像是对整个灵魂的索求。只是她太聪明,太懂得分寸,也太了解齐雁声这个名字的意义,所以从不轻易说破,只是用行动一次次地叩问。
从前,她可以用年龄、用现实、用“这样就好”来说服自己,维持着这种危险的平衡。可这个梦,把她所有的自我欺骗都击碎了。她无法再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霍一的年轻身体和炽热情感,却无法给予对方最渴望的、最普通的东西。
霍一太聪明,太敏感了。自己一丝一毫的异常,恐怕都瞒不过她。
这个梦,绝不能说。永远都不能说。
它不仅意味着内心的沦陷,更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段关系,正在滑向一个她无法控制、也承担不起后果的方向。
一种巨大的疲惫和清醒同时席卷了她。
……
几天后,霍一如约而来。她似乎刚结束一个会议,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微凉和一丝疲惫,但看到齐雁声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很自然地走上前,想要拥抱她,吻她。
齐雁声却微微侧身,避开了那个带着惯常亲密意味的吻,只让她抱了一下,然后便自然地引她走向客厅:“嚟喇?啱啱沏咗壶陈普,试下。”
霍一的动作顿了一下,敏锐地察觉到了那细微的不同。她的拥抱依旧,但身体似乎绷紧了一瞬,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但很快便掩饰过去,从善如流地走到沙发旁坐下:“好。都有点攰。”
齐雁声将温热的茶汤注入白瓷杯,递给她。两人之间隔着一张茶几的距离。
“剧本改成点?”齐雁声开口,话题是她们最常讨论,也最安全的艺术领域。
霍一端起茶杯,吹了吹气,目光却一直落在齐雁声脸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卡住。系最后一场戏入边,情感转折总觉得唔够决绝,又唔够...无奈。”
“哦?你觉得应该如何?”齐雁声抿了口茶,语气平和专业,如同对待任何一位合作者。
“我唔知,”霍一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或者唔系戏嘅问题。Joyce,你话我知,如果系你,爱咗咁耐,纠缠咁深,最终都系唔得唔放手,你会有乜心情?”
这话问得意味深长,已经超出了剧本讨论的范畴。
齐雁声的心像是被轻轻刺了一下。她垂下眼睑,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戏还戏,人还人。世上唔系所有嘢都需要一个决绝或者无奈嘅态度。何况有时候,只不过系……时候到咗,自然就散。冇咁多疑问,亦都唔需要渲染得太过悲情。”
她抬起头,对上霍一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通透而淡然:“就好似呢杯茶,冲到淡,就应该换咗佢。执着于佢曾经有多浓醇,反而徒增烦恼。” ↑返回顶部↑
“女朋友……”齐雁声无声地咀嚼着这叁个字,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苦涩至极的弧度。多普通的一个词,对她们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霍一是什么?是知己,是搭档,是床伴,是灵魂深处无法抗拒的吸引,是生命里最惊心动魄的意外。唯独不是可以宣之于众的女朋友。
而她呢?她是齐雁声,先是齐雁声,是香港粤剧界的标杆,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最后才是Joyce。她的形象必须完美无瑕,她的生活必须经得起审视。她的人生轨迹早已定型,像一艘航行了大半生的船,无法轻易转向,驶向那片名充满未知和风险的海域。
那个梦,像一把温柔又残忍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她内心深处一个连自己都几乎遗忘的盒子。那里面装着的,并非少女时期对浪漫爱情的幻想,而是一种更深沉、更隐秘的渴望——渴望一种彻底的、毫无保留的联结,渴望一种被见证、被祝福的陪伴,渴望在阳光下并肩而行的平凡温暖。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并非如表现出来的那般云淡风轻,那般安于现状。潜意识里,她原来也在期待。期待像任剑辉、白雪仙那样的惊世之恋,即便惊世骇俗,终能成就一段艺坛传奇般的佳话,相知相守,直至白发苍苍。期待像唐涤生为白雪仙写下绝代唱词那样,在艺术和情感上达到无人能及的默契与深度。期待...跟霍一。
她期待一个“后来”。一个光明正大的,无需躲藏的,可以细细描绘的“后来”。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阵恐慌般的羞耻。她今年多大了?六十叁?六十四?早已过了应该做这种梦的年纪。更何况,对方是霍一,叁十出头、生命画卷才刚刚展开。她凭什么期待?又有什么资格期待?
霍一给予她的已经足够多了——那些灵肉交融的激烈时刻,那些智力碰撞的火花,那些无声却坚实的陪伴,甚至在台风夜冒着危险赶来的一意孤行,和多年兼顾的陪伴照料。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她难道还贪心地想要全部吗?
“真系……越老越糊涂。”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苍老。
梦越是美好,醒来越是残忍。它赤裸裸地照见了她的贪心,她的软弱,以及横亘在她们之间那巨大得令人绝望的现实鸿沟。
她想起霍一。每一次看似冷静克制的表情、眼底却蕴藏着近乎暴烈的热情和执着。她一次次地靠近,一次次地试探,步步紧逼,像是要从她这里确认什么,掠夺什么。她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幻想过梦中的场景?她是否也会不甘于永远停留在这种地下情人的状态?
齐雁声几乎可以肯定答案。霍一的眼神,偶尔会在最情动的时候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和渴求,那不仅仅是对身体的占有,更像是对整个灵魂的索求。只是她太聪明,太懂得分寸,也太了解齐雁声这个名字的意义,所以从不轻易说破,只是用行动一次次地叩问。
从前,她可以用年龄、用现实、用“这样就好”来说服自己,维持着这种危险的平衡。可这个梦,把她所有的自我欺骗都击碎了。她无法再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霍一的年轻身体和炽热情感,却无法给予对方最渴望的、最普通的东西。
霍一太聪明,太敏感了。自己一丝一毫的异常,恐怕都瞒不过她。
这个梦,绝不能说。永远都不能说。
它不仅意味着内心的沦陷,更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段关系,正在滑向一个她无法控制、也承担不起后果的方向。
一种巨大的疲惫和清醒同时席卷了她。
……
几天后,霍一如约而来。她似乎刚结束一个会议,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微凉和一丝疲惫,但看到齐雁声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很自然地走上前,想要拥抱她,吻她。
齐雁声却微微侧身,避开了那个带着惯常亲密意味的吻,只让她抱了一下,然后便自然地引她走向客厅:“嚟喇?啱啱沏咗壶陈普,试下。”
霍一的动作顿了一下,敏锐地察觉到了那细微的不同。她的拥抱依旧,但身体似乎绷紧了一瞬,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但很快便掩饰过去,从善如流地走到沙发旁坐下:“好。都有点攰。”
齐雁声将温热的茶汤注入白瓷杯,递给她。两人之间隔着一张茶几的距离。
“剧本改成点?”齐雁声开口,话题是她们最常讨论,也最安全的艺术领域。
霍一端起茶杯,吹了吹气,目光却一直落在齐雁声脸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卡住。系最后一场戏入边,情感转折总觉得唔够决绝,又唔够...无奈。”
“哦?你觉得应该如何?”齐雁声抿了口茶,语气平和专业,如同对待任何一位合作者。
“我唔知,”霍一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或者唔系戏嘅问题。Joyce,你话我知,如果系你,爱咗咁耐,纠缠咁深,最终都系唔得唔放手,你会有乜心情?”
这话问得意味深长,已经超出了剧本讨论的范畴。
齐雁声的心像是被轻轻刺了一下。她垂下眼睑,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戏还戏,人还人。世上唔系所有嘢都需要一个决绝或者无奈嘅态度。何况有时候,只不过系……时候到咗,自然就散。冇咁多疑问,亦都唔需要渲染得太过悲情。”
她抬起头,对上霍一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通透而淡然:“就好似呢杯茶,冲到淡,就应该换咗佢。执着于佢曾经有多浓醇,反而徒增烦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