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里[1950] 第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部分几乎都是有历史原型,私营运输为了把国营挤出市场,拼命压价,然后剥削司机,导致事故频发。也是在这个时期西方控制了石油出口,建国初期真的各个方面都很艰难。
  今天发现我居然涨了二十几个收藏,今日份快乐!
  今天有点来不及了,我明天会加更感谢各位大天使们,正好把运输这部分剧情写完。
  第21章 国营运输站(三)
  平城里的运输风波对雨兰镇这个偏远小镇影响几乎为零。
  平城的运输风波主要是针对公路, 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货车,雨兰镇没有公路, 运输靠的是人力畜力, 这是两个不相干的方向, 这一次的石油封锁同样也影响不到雨兰镇,于是雨兰镇依旧专心准备着这一次的城乡交流大会。
  “咱们雨兰镇本来就偏远, 乡亲们对于能不能真的做到城乡交流肯定会有一定的顾虑, 大家去宣传的时候, 如果没有得到支持也不要丧气,要认真的给乡亲们解释。”
  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的负责人来,让他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因为过去的日子里, 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咱们这么多年的历史,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打破城乡壁垒。”
  胡寡妇在下面听着, 她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个时候就真的应了那句话“天高皇帝远”。
  胡寡妇仔细回忆了一下, 试图想回忆一下那个时候有没有什么政策。
  结果一片空白,还真的是什么都想不起来,那个时候, 她们不在乎朝廷上是谁, 朝廷也不在乎她们在哪儿吃苦受罪。
  “咱们有很多同胞的思想还是停留在旧社会, 觉得主要任务是搞好农业生产,这种大会跟他们没有关系, 还会耽搁生产。”主任觉得这种情况是有的。
  如果是以前, 胡寡妇可能也会这样想, 现在有田了, 安心种田种地就很好了,现在看到的更多了,知道的更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主任接着说道:“你们出去宣传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这一次的城乡交流大会不只是对城市好的市场经济好,也是对我们农村好,尤其是建立起了这种物资交流的渠道之后,农村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 ,那我们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
  “你们要让乡亲们明白在主要农作物之外也要去种植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收益,要让她们明白这种物资交流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当然,这一次的打稻机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有开始带动农村经济往前走,农村才能更大程度地吃到工业化的甜头。”
  大家都在记这些要点。
  这又是一次全员上山下乡的动员行动。
  主任其实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第1次的物资交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摆在大家面前,更多的是来自于未来的好处。
  她们去收土特产,但粮仓拿不出钱,于是就只能是走登记路线,先登记,运出去卖了,然后再回来把钱给人。
  另一方面是主任并不是本地人,对于本地的经济作物土特产情况着实不太了解。
  胡寡妇和李振花这种活动永远都是一组,他们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先跟村长宣传,由村长下去给其他人宣传。
  北亚村村长一听说这些,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们村都没有这些经济作物。”
  “棉花芝麻花生,桐油,反正能够卖钱的都可以。”李振花道。
  “我跟大家说说。”
  等到他们走了,北亚村村长叫来了众人,说了这个交流大会的事情。
  “我听我姐说,现在西方在封锁经济,城里那边难得很。”黄春花的妹妹开口说道。
  “可不是啊,还不允许我们国家买他们的石油了。”
  和以前开大会不一样,这一次大家都很安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