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虢国国君即便权倾一时,可终究只是诸侯,即便历代都是执掌朝政的上卿,但始终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让虢国历代国君守陵的当然比他们的权势更大。
  一人之下。
  他们守护的陵墓便是高高在上,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还有我们之前一直想不通,这八位虢国君王为什么全都是用黄肠题凑,其中有一两个君王得到天子赏赐还说的通,但不可能历代君王都能得到规格最高的葬制殊荣。
  可直到我看到墓主人的这种主墓之前,我一样先入为主没有看透这之间的关联,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没觉察到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无法看到整座山而已。
  我们发现了八座黄肠题凑,每一座大小一样都是宏伟壮观,倘若任何一座单独的出现都会引起轰动,但我却忽略了,这些黄肠题奏不过是从墓而已,即便是在震撼和壮观,从墓存在的意义仅仅是衬托主墓室。
  而且既然是从墓当然是整座陵墓的一部分,只不过和我之前看见的那些陵墓不一样,这些从墓是单独存在,并没有和主墓修建在一起,黄肠题奏根本不是留给那些虢国君王的,而是长眠在玉棺之中的墓主人。
  他只不过用另外一种方式修建了一座庞大的陵墓,每一处墓室都是用黄肠题凑修建,并且里面用诸侯陪葬守陵,这足以彰显这位真正墓主人的权势和显赫的身份。
  还有另一件被我忽略的事,当我们发现第一座从墓的时候,就武断的认为这是品字型的墓葬结构,采用的是后来在风水中被称为三元龙鼎的格局。
  可我们却发现了八座从墓,显然这并非我们猜想的三元龙鼎墓葬,仔细想想,这里一共有九座陵墓,九在数字之中是极数,有最尊贵之意,古籍中称九为,以龙附会君德,以天附会君位,所以九其实是君王御用的数字。
  而且从这九座陵墓的格局来看,主墓坐北朝南,其余八座从墓左右各四,犹如朝堂之上,君王正襟危坐正中,左右百官林立,这是百鸟朝凤的格局,诸侯站在左右,要礼拜的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知道这里的墓室之中为什么陪葬品如此之少吗?”
  其他人或许是太吃惊,都没有人回答我,也许是他们还没有想明白整件事,其实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八座虢国国君的黄肠题凑中,摆满了各自象征财富和权势的陪葬品,这些东西足以向后人证明他们生前的尊贵。
  可是用现在的话说,越是炫耀什么,说明越缺少什么,这八位君王想要得到更多的财富和权势。
  但是主墓室中却只有寥寥几件陪葬品,但每一件都是君王才能享用的器物,虽然少但其代表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那八位虢国国君陪葬品的总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墓主人的,他根本不需要用太多的陪葬品来彰显他的权势。”我深吸一口气抬手指向墓室正中的玉棺。“这位墓主人根本没有僭越礼制,因为他就是九五之尊的天子!”
  第628章 八龙之骏
  我话音一落,墓室之中的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看着我,估计谁也没想到,明明是探一座诸侯墓,结果找到的却是天子皇陵,而且这还是周天子,好半天田婉清才说出话,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周天子的真正陵墓,这还是第一次找到。
  朱七也大吃一惊说,不光是考古,就连盗墓的行当里也没有谁找到过周天子的陵墓。
  “朝歌解释的其实细想挺有道理的,能让八位诸侯国君守陵的除了周天子之外,不可能还有其他人拥有这样大的权势,这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这里所有的陵墓全是黄肠题凑,本来这里就是天子陵墓,用黄肠题奏当然再正常不过。”薛心柔说。
  “就是说,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葬制来的?”叶知秋突然一本正经问。
  “当然,所有的九座古墓全是循规蹈矩按照周礼安葬,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有偏差。”我很确定点头。
  “我看未必。”叶知秋说。
  “未必?为什么这样说?”我追问。
  叶知秋让我们回到玉棺前,蹲在地上指着被我们放在一边的玉石棺盖说:“这上面铭刻的图案应该就是墓主人自己,既然墓主人是周天子,按照周礼的规定,以及安放在陵墓中的陪葬品,天子驾六,就是说天子的銮驾由六匹马拉行,可你们仔细看看,这上面却有八匹马,这显然不符合葬制啊。”
  田婉清低头一看,也有些诧异:“是不对啊,文史的记载和现在的发现来看,都佐证了天子驾六的真实性,为什么这上面有八匹马呢?”
  朱七头埋的很低,等他抬起来的时候,抹了一把嘴目光变得睿智:“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八匹马不但形态各异,而且颜色也各不相同。”
  “七爷,我们在说天子驾六,这和马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叶知秋问。
  朱七把烟杆放在嘴边,摸出火柴点燃,缭绕的烟雾中他笑的意味深长:“因为我知道这八匹马的名字。”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