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大帝黄昏(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如是和当今天子是同一年所生,今年都是三十六岁,做为秦淮十艳之一的柳如是,确实是天下绝色,就算三十六了,却更有韵味气质,她当年二十三岁嫁给五十九岁的钱谦益,转眼也相伴十三年了。
  两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孙芯,想不到他居然有这种想法。
  就算是秦淮河出来的,可丈夫这种念头也让她惊住。
  她沉默了。
  钱谦益握着妻子的手,满是祈求。
  “我年纪大了,一把老骨头就算死也没关系,可就怕牵连钱氏家族,孙爱孙芯还有你我一个都放心不下,尤其是孙芯,才十二岁,假如钱氏族破,也难逃发配永宁寺与披甲人为奴的下场······”
  听他说到女儿,柳如是心痛了一下。
  她自己这一生经历坎坷,幼年由于家贫,嘉兴的她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青楼,在乱世风尘中往来江浙、金陵之间,后来被卖到崇祯前内阁大学士周道登家,嫁给年过花甲的周道登为侍妾,结果周妻河东狮吼,差点死在那妒妇刀下。
  周死后,仅十四岁的她被赶出周家,被迫下堂而去,沦为歌妓。后来与东林名士陈子龙相爱,做了别宅妇,却又被陈子龙元配张氏带人打上南楼,陈子龙却并不维护,心痛之下无奈分手。
  之后结识了礼部侍郎钱谦益,最终为他的才华,也是他的诚心打动,嫁给他为续弦,一晃十三年,她洗手做羹汤,一心侍奉丈夫,还生了个女儿,可不料现在他居然提出这种要求。
  心中既是激愤又是心痛,可转念想到才十二的女儿,一想到如果钱家大厦倾塌,那覆巢之下也无完卵,她自己这一生过的够艰难的了,并不希望女儿再重复一遍。
  她用力挣脱了丈夫的手,收回袖中,咬着牙齿告诉丈夫:“好,我明日进宫,老爷派人送我去。”
  钱谦益听到这话,松了口气,却又赶紧去抓妻子的手,张口要解释。
  “老爷,我累了,想闭目养神休息会,到了庄园,老爷再叫醒我。”说完,她闭上眼睛,不再理会张着嘴的钱谦益。
  钱谦益的担心,并非多余。
  甚至他的直觉,也确实很敏锐。
  在紫禁城的武英殿中,朱以海跟太子在下棋,殿中只有父子二人,他毫不隐瞒的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儿子。
  “父皇若是不信任洪承畴钱谦益吴三桂土国宝李遇春马国柱等人,为何不直接让他们致仕,或是改任闲职,这样不更简单吗?”
  “朕自有朕的考量,其实朕要除掉这些人,是非常简单的事,甚至可以做到神不知而鬼不觉,但朕并不仅是要夺去他们的官职,更不仅是要除去他们,朕真正要做的,是拔乱反正,是要让天下人明白,有些事是错的,有些事是对的,当初天下大乱,形势所迫,必须团结统战,可如今天下安定,这个时候还是得把对错分清的。”
  “钱谦益曾是东林领袖,朝廷清流之首,更是高居中枢之位,却直接献南京城投降、还带头剃发,这无异于瓦解了天下人抗虏之心,罪大恶极。”
  “洪承畴做为崇祯朝难得能文能武之大臣,深受崇祯信任,拜相挂帅,将举国之兵权交与他,他松锦兵败被俘,是丧师辱国,但还不致死。可他被俘后不仅降虏,还为鞑子献灭明之策,还亲自在江南、湖广等地劝说策反、招降纳叛,甚至狠辣的打击大明抗清义士,这都是不可饶恕的。”
  “吴三桂更不用说了,献山海关降虏,引鞑子进京,更是统领朝廷耗费无数国力打造的关宁军充当鞑子前锋,不仅为鞑子攻城掠地,还屡屡屠杀抵抗的城池义士,这些血债,岂能消除?”
  “朕之前没杀他们,是形势所迫,权宜之计也,如今到了算账的时候,朕要告诉所有后来者,有些事情做不得,没有半点侥幸。”
  太子捏着棋子沉吟许久,问道:“可父皇若是重翻旧账,岂不会有失信之嫌,那将来朝廷信义何在?”
  “太子啊,世上本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只不过权衡利弊择其轻罢了。汉高祖刘邦杀功臣,我大明太祖皇帝也杀功臣,你以为他们不知晓杀功臣的危害?
  但身为君王,必须权衡。”
  “朕若不杀洪承畴、吴三桂、钱谦益这些人,还让这些人做着国公、大学士、总督,那会给后来人什么感受?他们会觉得,做什么都无所谓,就算背叛了,可也仍然还有回头的机会。”
  “这是不对的,那条红线必须划清楚。若是背叛得不到惩罚,那忠诚又还有何意义?”
  “朕不会暗杀他们,也不会允许他们辞职致仕,更不会让他们自杀,他们必须得到正式的审判,虽然这样做,会对朕,对朝廷有一些坏的影响,但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放心,在你正式继位之前,朕会把这些该做的事情都做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