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家族3(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越棯前前后后看了数十多种衣服,首饰,包,鞋,每次老太太提问每个孩子都能够清楚的说出它们的来历,大概价格和辨别真假,即便是认不出来的他们也能够凭“本能”判定材质和价格………这是经过极严苛的训练才会有的鉴赏“本能”。
  课堂结束,老太太让五个孩子去第一阶梯做自行训练,她招手让越棯来到身边,拿出了一本a4大小,五厘米高的书,翻开第一页,上面贴满各种各样裁成指甲盖大小的布条,每个布条下都会有一小段介绍,每一篇也是一种布料的分类。
  第一页第一页是羊毛布料,每块的含量不同,以10%、20%、30%………100%递增顺序排列。
  “摸一摸,告诉我你感觉到了什么。”老太太指着第一行问,“把你的感觉告诉我。”
  “一个比一个柔软,摸起来很舒服。”
  说实话,触觉带给越棯的感受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含量越高越柔软的理论准没错。
  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给你一分钟记住它们的感觉,然后我会把它们打乱,你必须把它们全部归位。”
  越棯:“????”
  用这种方法鉴定含量差不是很明显的布料,这他妈分的出?
  越棯仔细感受了十个布料,从70%开始,后面几乎都差不多。
  “时间到了。”老太太把布料打乱,“归位。”
  布料打乱,越棯只能凭感觉归位了所有的布料,老太太看了一眼,手轻轻地默了默,“错了四个,要接受惩罚。”
  她说完就往越棯的小腿肚上抽,腿肚瞬间红肿,疼得越棯差点就忍不住骂人。
  “找出错,重新归位!”
  越棯:“…………”
  她算是知道这五个孩子的“本能”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了,这种惩罚式训教会让孩子们以最短的时间刺激大脑去强迫记忆,久而久之他们会形成类似于大脑的“肌肉记忆”。
  越棯第二次连蒙带猜把布料归位,老太太把上课时的两套西装拿了出来,她指着衣服的走线和质地。
  “看清楚它们的区别了吗?”
  越棯摇头。
  这两套的西服除了质地有明显的差别其他的地方,例如走线还有纽扣什么的感觉都一样。
  “机器的缝合会让布料的洞比线大,人工的缝合会更细腻一些。”为了给越棯展示,她又从后面拿出了好几套不同款式的西服进行对比。
  “除了辨别真假,你还需要辨别这些西服的折旧程度,折旧程度大于六成的,说明他的衣柜里只有这一套西服拿得出手。”
  …………
  这堂课老太太只给越棯讲了辨别衣服这一块,着重讲了男装,越棯估摸着这是因为于女孩而言男人更好下手一些。
  课堂结束,越棯虽然达不到看了一眼就能分别出真假、走线和质地的地步,不过她对这些知识、老太太的训练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
  从训练方式就能推断出他们以后让这些孩子们从事的“工作”,暂时逃不了也没办法联系到解南,越棯决定继续在这里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下课时间一到,五个孩子们依次被“爸爸”“妈妈”们领走,没人来接越棯,她只能继续跟着老太太。
  “今天你跟我一起吃晚饭。”
  房间后方有个红色的帘子,老太太掀开,领越棯进了另一个房间,这里的布置风格就和学习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布置成了高档餐厅的样子——三米的长桌,上面摆放着鲜花,红酒杯和白蜡烛,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油画,角落里也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