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履新纪委(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十七章履新纪委
  一般情况之下人们会普遍认为,领导干部一旦转到政协,人大任职,就变成了纯粹的退居二线了,就是闲下来了,就是开始看报喝茶养花下棋,过等待退休前的悠闲日子了。卻明到人大后,可没有半点这种感觉,因为他虽在人大,在实际权责上,在领导分工上,与政府,党委并无显著区别。他到人大后,主抓或称担纲了几桩颇有影响的大事件,其作为与担当纳入了上级组织的视线,引来了主要领导的浓厚兴趣与关注。
  卻明参加了市委书记汪军主持的党政联席会议,结束后,他正打算站起来离去,在主席台上整理文件的汪军书记叫住了他。
  “卻主任,您别忙着走,有个事要同您讲一下。”
  汪书记的话音刚落,伊禄市长也站起来,笑着向他点头示意。
  他认真搜寻了一下大脑中储存的各种信息,也猜不到他们会要给他谈什么事。但从两位喜庆的脸色来看,意识到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会是什么好事呢?
  不一会儿,两位就走过来了。汪书记上下打量着他,频频点头,说,一个喜好诗词,酷爱文学,又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人,和小伙子一样,是既显得年轻,又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关键是一身正气!所以啊·····。
  伊禄在汪军和他握手之后,紧接着也和他握手,笑着温和地说,是啊,这种精力,这种干劲,真让人欣赏,真让人羡慕啊!
  他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说,两位领导有话直说,本人最怕的就是绕弯子,打哑谜。那样的话,我会被急死,憋死的。
  汪军手一挥,几句话,办公室说吧。
  三人前后走进了汪军的办公室,汪军果然是一个简洁明快的人。一俟大家都落座,他简要的告诉了卻明一个信息,省委决定,拟调卻明到省纪委担任常务副书记,这几天省委组织部,省委纪委,就要派员前来搞一些任前谈话,调研,由于是转任重要职位,还要进行任前公示,本人若对此次人事安排有想法,可以按照组织程序向上反映。
  卻明听后,仿佛新战士接到了上战场杀敌的重任那样,手心出汗,心跳不止,跃跃欲试。
  纪委在反腐进入常态化之后,纪委的职能和权力,得到了巩固,加强以及提升。因此,进入纪委工作,是纪委和组织部门双重考察,双重过滤,挑的就是你的党性,选的就是你的廉洁,要的就是你的正派。没有过硬的十足的干净的底气,不要说担任纪委领导职位,就连纳入纪委考察调动视线都十分困难。
  卻明当即爽快地表示,没有意见。
  接下来,卻明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绝不去打听,也绝不去走动。轮到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纪委书记找他谈话了,他就实事求是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这很令二位领导赏识。
  公示结束后,正式的任命就到了,他赶到省纪委去报到。书记召集了一个临时会议,宣布了任命,并向他介绍了各处室负责人,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程序过后,便让纪检监察室,案管室抱来了许多卷宗,要他迅即熟悉并迅速投入工作。
  一调入省纪委,在省城卻明马上就成了孤家寡人,吃饭可以在食堂解决;住嘛,就只能在招待所对付了。因为是临时住宿,当然不需要他掏一分钱,但他住起来心下也是颇为不安的。
  其实,调到省纪委来工作,他是有着一些个人的实际困难的,诸如三个孩子需要管理,照顾;罗飞视力下降,总是头晕,管照三个孩子,力不从心。
  但他骨子里天生就没有和组织讨价还价的血统;更丝毫没有在职责面前会去考虑自身的得失习惯或意识;尤其重要的是,他认为,既然上级党组织信任自己,要委予自己神圣而光荣的重任,那自己就必须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勇敢地去担当,一定要坚定的去履责,在反腐常态机制之下,决心要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斗志和勇气,痛打一切老虎苍蝇,为国家彻底根除腐败,竭尽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所以,无论是省委组织部长与他的谈话,或是省委纪委书记与他的谈话,他都十分愉快,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难色。两位领导的谈话,无非就讲了反腐倡廉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反腐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角色转换,乃是一种神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这种使命选择了你,等于一副重担落在了你的肩上,它是一分沉甸甸的考验和挑战,你手中紧握的是反腐的利剑,这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必须高度廉洁,因为打铁首先强调的是要自身硬嘛。
  卻明接触的第一桩案件,乃是一位已经升为副地级的某市交通局原局长的贪腐案。书记给他简单交代后,承办案件的同志便与他碰了头。因为这是一桩窝案,情况十分复杂。
  案件的线索来自几方面,一是纪委信访室接到的公开,或匿名的举报信;二是某县检察院在办理该县交通局长受贿案时,有关材料牵扯,或直接指向这位地级领导。
  案管室将材料移交纪检监察室后,承办人员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的秘密走访和调查,初步可以确定,该领导在担任交通局局长五年间,自己或伙同他人在公路工程发包之上收受巨额贿赂,帮助企业招标,邀标过程中,利用自身身份影响,权力干预,致使竞标企业中标,领受高额“孝敬费”;让自己实际控制的公路工程公司,桥梁建设公司承包高速公路工程,疯狂捞取巨额“好处费”······。
  卻明与案件主办人李林欣商议后,决定先做好前期的初查工作,要做到线索固定,证据固定,锁定证人,之后,才开始一方面正面接触;一方面报请批准实行“双规”。
  贝国运现任仙侠市人大副主任,他的这一生可以说到了今天的位置,绝非易事,其间不乏艰辛,吃苦,还有打拼。
  他出生在一个极其偏远,荒凉的大山地区,小小的村寨分布在大山的脊梁之上。到处是石头旮旯;一年四季都严重缺水;水源在大山脚下的干沟边,要曲曲折折走近十里的艰难陡峭山路,才能到达;刮大风时,每家每户的茅草屋上的茅草,便会被狂风卷走,仅剩下空空的可怜的檩条,椽皮,大风过后,满室烟尘;一条崎岖小路,通往山外,竟要爬坡下坎徒步走上三十余里,其间,不乏乱石嶙峋,黄泥地上干涸而坚硬的牛蹄印。
  这里的人们自然生存条件恶劣,贝国运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四,光着脚丫子,咬着牙,在同村几个同伴的陪伴下,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
  读到初中时,五个同伴就只剩下了一个,读到高中时,就仅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山坡上的狭窄羊肠小道上艰难往来,孑然独行了。
  就这样,他在回乡知青两年后,全国恢复高考,他考入市水校,毕业后,分配到了家乡所属的那个区的区公所,先是在办公室当秘书,由于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被培养入党,又被提拔任命为华基公社书记。是全村唯一的知识分子,国家干部。
  村人人人羡慕;家人引以为自豪。老母亲时时担心他的美好的工作前程会出现变故,经常念叨他,要他必须这样,要他不要那样。他虽知道老人的良苦用心,但偶尔也会产生不耐烦,每逢这个时候,他就会大声告诉母亲,你儿子聪明着哩,他不会出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