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家里头的老老小小有些不太省事的,但总体来说,算得上是家世清白,家里头没有说是有那种图谋不轨的。最好的是,那些不省事的,方菡娘完全能凭一己之力镇得住。
  从方菡娘跟那一家子斗智斗勇这些年,还护得一对弟妹好好长大的事上就能看出,这个小姑娘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花瓶,是个有手段的。
  有手段的才好啊,他这小儿子,既不能娶个飞扬跋扈整天惹是生非的女人回来,也不能娶个面团似的菩萨人回来。
  还是这种又美又有手段心地还挺善良的姑娘,是个良配。
  唯一的问题就是,出身实在低了些。
  皇帝看了一眼还在下头各种夸的大臣们,有些糟心。
  你们夸了这么半天,倒是点出人名啊!非得让朕说出来吗!
  不过听说数万百姓免于冻死的皇帝今天心情很好,倒是没有因为这个生气。他看着下头的户部侍郎,笑道:“爱卿上奏了这么一桩大好事,倒是说说看,行此大功德的人,是哪一家的啊?”
  这时候,朝堂上那些大臣的耳朵都纷纷竖了起来。
  其实这些日子,他们各家,多多少少的,都有在路口设置粥棚,他们最初还觉得自个儿挺好的。不过跟人家这一下子庇佑了数万百姓的善举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然,这庇佑数万百姓的善举听上去特别让人羡慕嫉妒,但是你也得有办那个事的魄力,还得有办那个事的银钱啊……
  所以打皇帝开口之后,他们就努力静下来去听户部侍郎上奏,看看到底是哪家这么大手笔。
  最重要的是,这个大手笔上达了天听,还正好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这家人,这是要发达了啊!
  户部侍郎一脸的与有荣焉:“……回禀皇上,经过微臣查探,这一伙为灾区百姓施了数万件棉衣,数十万斤粮食的人,乃是平国公府后宅的女眷们自发而行!”
  这话一出,朝堂上震惊一片,纷纷向某处看去。
  平国公府的男人们很低调很平静的站在人群里,接受众人眼光的洗礼。
  “哎呀,竟然是平国公府的女眷们!实在是大善!诸位阮大人,请受在下一拜!”
  “想到之前京城里竟然还有人往贵府女眷身上泼脏水,下官实在义愤填膺!”
  朝堂上一时间议论纷纷的很。
  自然,有褒奖的,就有质疑的。
  “莫不是沽名钓誉吧……”有人就这般嘀咕。
  有人开了口,后头就也有人在那附和:“数万件棉衣,数十万斤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怕是年前好长一段时间就在备着了。然而平国公府却从未有半分消息流出,还施惠万民,这其中的居心怕是不良啊……”
  那户部侍郎听了,反而有些着急上火,直接点了那人的名:“周大人你这怎么说话呢。不怕跟各位大人说,京城附近村落有人施衣施粮的消息下官早就知道了,但查探了好久,一直查不到到底是谁所为,做了这么一桩大功德,竟然一直隐姓埋名,丝毫不居功,不以此博取人们的好感,下官就对这伙人的操行品德十分佩服!”
  他一口气说了一长串话,见不少人都在用心的听他讲着,户部侍郎心里头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平国公府的女眷们个个都是善心的女菩萨,之前却遭遇了那般的污水污蔑,他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些善良的女菩萨们正名!
  户部侍郎顿了顿,用更清朗的声音大声道:“于是下官就千方百计各种盘查,谁知道,问了许多灾民,灾民们都纷纷说那些来施衣施粮的小姐并一个小公子,从来不肯透露半分身份的讯息。下官最初也以为是那伙人为了博取百姓间的美名,可这样一想,不对劲啊,若是博取美名的话,那怎么不肯让旁人知道她们是平国公府的?……要知道,下官调查了大量灾民,竟无一不知她们的真实身份!都纷纷称其为小仙女,小仙童!”
  这下反对的声音倒是小了些,还是有人不服气,嘀咕道:“那你怎么就知道对方是平国公府的人了?还不是对方卖了个破绽。”
  户部侍郎一听,竟然还有人在质疑,火气就上来了,点名骂道:“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没有调查过,就没有发言权!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意卖破绽这一说,也太侮辱平国公府诸位女眷们的高风亮节了!”
  户部侍郎一副气呼呼的模样,被他点名骂的那个“李大人”反而更是梗了脖子:“那你倒是说说看,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平国公府的啊!”
  户部侍郎丝毫不惧,大声道:“那是因为下官偶然在路上碰见了施粮施衣的车队,一直在后头悄悄跟踪他们,见他们进了平国公府才知道,竟然是平国公府的人!第二日,下官更是找了个理由,拦了车盘查,亲眼看见里头出来了三个小姑娘并一位小公子,正是平国公府的几位家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