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浪在公孙策大军出现后,丢了手弩,手里拿着盾护住自己,对马成说道:“你看着,你会大吃一惊!马上召集你的大军,准备追杀马其顿联军!”
  “靠!那魂淡为了救我,自己撞枪阵!我现在也要救他,又得把先前的防守计划打乱!”马成嘀咕一声,派遣亲兵手持印信去城中派军队出城攻击。
  他手下步骑可以说是真正的参半,如果不是马其顿枪兵名声太响亮,他的骑兵早就杀了出去。
  现在公孙策撞击马其顿枪阵,只要能拖住枪阵,他两万骑兵出城,就能将所谓的枪阵前后夹击,一举踩成碎末。
  这一路马其顿将军是白发克利图斯,是一个喜欢讲究排场的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大帝死亡后,他对于马其顿帝国有着难得的忠诚,后来在阻止阴谋叛乱者的战斗中大败,撤退过程中被士兵杀死。
  他一身华美丝绸,缀挂着无数金银宝钻,光华照人。
  见突然出现在战场的神州援军傻愣愣的朝自己摆好的枪阵直撞,不由皱眉。在他看来,神州方面派遣的将军一定会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怎么是一个鲁莽的将军?
  不过他虽然讲究奢华,也知道战场上意外的事情很多,一切不能以常理推断。所以他下令调集近万波斯弓骑兵从两翼出击,先和对面骑兵扳一下手腕。
  如果波斯弓骑能消灭那股骑兵最好,消灭不了也能重创。要知道他可是以近万弓骑冲击对方五千骑,胜率大大的!
  说到底,他就是不想用马其顿本土士兵去和神州军拼消耗,所以他攻城用的部队是东方步兵和尼罗河黑人枪兵。
  他相信马其顿枪兵依旧能干掉对方五千骑,可他不想自己的嫡系出现伤亡,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至于枪阵的到底强不强,要看在什么人使用,以及看对手水不水。
  古希腊世界中的早期战斗模式主要是由贵族出身的战士们之间进行的单兵格斗战。随着盔甲护具逐步从皮革制过渡到青铜制,士兵们的防护力得到了增强,但动作却变得愈加迟钝。
  特别是古希腊军队广泛装备的青铜圆盾沉重无比,必须以数道皮带绑缚在左臂上才能支撑得住,使用时甚为不便且只能防护身体的左侧面。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军队的主力转为由非职业军人出身的有产市民构成后,为了互相掩护缺乏防护的身体右侧并有效地进行战斗,方阵战术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应运而生。
  公元前四百年,斯巴达人在曼丁怪亚战场上为了使唤方阵步伐整齐,还专门建立了笛子队,步兵们踏着笛子的节奏而缓慢地前进。
  这个时期的方阵战术在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的时代发展到了顶峰,基本队形变为手持六米长枪的十六人人纵队、并有骑兵和排成松散队形的轻步兵掩护配合。
  各兵种有机结合成原始的多兵种混成部队,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在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方阵仍旧作为最强的步兵战斗队形君临于战场之上,但亚历山大创造出来的诸多战术却没能得到继续发展,反而停滞不前。
  步兵装备变得更为沉重、机动能力进一步退化;而本该掩护方阵侧翼的骑兵部队却反而被削弱了。后来,马其顿王国和他们的方阵败给了罗马人和他们的无敌军团。
  第二十二章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
  公孙策一马当先,雷电戟直指前方,见马其顿联军枪阵两翼近万骑军出动,人数整整是自己的两倍。
  “冲过去,踏死他们!”
  他有这个底气,因为他手下的五千骑,都是半重甲骑士,冲击力量十足。而他的雷电戟,又是开道利器,只要他与张辽赵云联手冲乱敌阵,其后大军蒙着脑袋冲击就足够了!
  此时的西魏,兵制革新后,只有校尉一级才有亲兵,他们的亲兵就是自己的天兵,其他多余的天兵重新划分,依照特长划分军种。
  而赵云、张辽这样的无双级神将,他们麾下天兵都是极具战力和潜力的部队,将他们打散建制是一种浪费。
  迎面冲来的波斯弓骑一个个眉目高深,神情中战意不高,望着决然冲锋,毫无退缩之意的五千重甲骑兵,他们丧胆。
  他们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马其顿人征服,只能说明他们水,原本为自己而战都会降服于敌人,更别说是为自己投降的敌人卖命。
  他们大多数张弓扣箭,有的甚至还没有抽箭,就继续一份为二,绕开公孙策铁骑洪流,绕到铁骑两翼,准备侧面放箭夹击公孙策。
  于是马其顿枪阵就出现在了公孙策面前,枪阵宽半里有余,厚达四十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