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孙策一笑,指着北边说道:“对于货币体系那帮家伙很迫切,他们需要的只是我点点头。我对这个玩意不熟悉,交给他们处理就成了。再说写字这事,拖不得,一天一千字不多,现在不完成,往后拖会拖到什么时候?”
  “既然我们魏国决定要参加这个货币体系的发行联盟,那么我去不去都是无关大局,交给我父亲就成。他是魏王,应该有权力决定这个国家的选择。唯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武周举行的这次会议里,捞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再说这是以后的事情,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他不奢望能在会议里多捞一点,那是大国强国的权力。西魏小家小户,能保住自己那一份就成。他只是管理军事,对于政事不插手。他老子和他一样,对待政事一样是半吊子,但有一点公孙策比不上他老子,那就是沉稳。
  “那你也不能让李进在外面一直候着呀?”
  “只要不是让李进待在太阳底下,待在哪里对他都一样。我不去,我父亲就知道我的意思。这是政事,归他管。”
  说罢,公孙策晃了晃手腕,练字是一件枯燥乏味又漫长的事情。他不能松懈,担心自己放松后,就再也无法有现在这种刻苦。
  他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可他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始终是坚持。每天比别人多努力百分之一,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比别人多的不是三点六,而是三十多倍!
  因为坚持不是用加法这种一级算法能计算的,起码也是二级乘法,三百六十五个一点零零一相乘,就是最终的答案。
  门外传来一阵轻微脚步声,公孙策抬头一看,是雪凌。
  “你怎么来了?”公孙策有些奇怪,他和雪凌虽有夫妻之名,却没有夫妻之实。他感觉,他们的关系还只是朋友。
  “给你送饭吃,雅雅姐给你炖的。”雪凌手提一个散着香气的青瓷罐。
  夏王宫内,公孙策迟迟不来,魏王公孙厉遂对列坐大臣说道:“国家大事岂可因一人不来而荒废?现在我们开始议事。”
  列位大臣神色不一,他们眼中公孙策才是这个国家真正主人。他不来,他们这些人无法安心。
  贾诩闭目养神,微微对着公孙厉点头;陈宫则是皱眉,但也是点头;其他大臣也是纷纷点头赞同。至于列坐的韩振龙父子,自然乐的如此。
  他们父子总觉得公孙策变化太大,和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隔阂。如果魏国始终能主事的人是公孙厉该有多好!可惜,不是。
  “太子殿下不来,想来是觉得这事属于政事,是归魏王陛下决断。或者,太子殿下已经确认,在座的诸位都是赞同武周的提议?”
  朱标身为公孙策的师傅,在这里论地位,要比钜子孟胜还要高贵。他一说话,魏王与诸位大臣俱是点头。
  这件事情就定下了基调,然后开始讨论用什么办法从武周提议的会议里多捞一些。不像公孙策,想的只是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
  实际上也没有区别,大臣们的想法不外乎坐地起价。只要最终的收获高于他们的付出就成了,如果得不偿失,他们谁都会反对这次会议。
  神都洛阳,公孙恩府邸内,他泡在莲花水池里,嗅着花香,和坐在池边泡脚的上官婉儿说着这次女皇提议的联合铸币会议。
  他的文化水平高于公孙策父子,又是这方面的专科生。他对货币有着深刻的认知,知道货币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一个独立的国家,必须要有独立的货币体系。
  如果货币被他国操纵,这个国家的政局间接地也就被他国绑架操控。当然了,这说的是纸币,而不是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直接由其所拥有的金银来决定高下。这一点公孙策有着不小的优势,虽然西魏只有三郡之地,但金银储备可都是搜刮西北半州七八郡所得!
  他担心的是,武周提议发行纸币!
  如果四国同盟发行纸币,那么四国就被死死绑在了一起!因为纸币要更新换代,还要做防伪。
  前者会让四国联盟的持续时间大增,后者会让四国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谁背盟,那么国家内的纸币自然会贬值或全是假货,变得一文不值。进而国家经济崩溃,不战而自败。
  而四国被死死捆在一起,收益最大的是武周,损失最大的则是西魏。原因很简单,这是地盘位置决定了的。
  武周一旦成功说动列国发行纸币,那么四国联盟将会牢不可破。武周西北将会成为坚实的屏障,到时候武周就能专心进攻南楚或东齐。
  至于晋国还是和燕国死磕,朝东北进攻代郡;秦国还是向南进攻汉中巴蜀之地,都与原来的战略没有冲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