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3 / 4)
宴席上,公孙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危险的路程已经走完,后面的路就安稳多了。所以他就喝多了,随后开始议论甜瓜郡的事情。
甜瓜郡不能放着不管,可公孙策不想让手下任何一个人留在这里。再说这里一座破土城都没有,有的只是帐篷组建成的部落。
“孤打算将甜瓜郡民众悉数迁往凉州!你们怎么看?”酒宴后,公孙策询问楚萌萌和陈宫。
“甜瓜郡居民约有八万,都是男女青壮,留在这里所料不差,都会成为马成锅里的肉。所以阿萌认为,应当尽数迁走,一个不剩!”楚萌萌已经知道了马成那档子事,所以对已经是对手的马成,能抑制的地方,绝不会手软。
陈宫也是赞同,不过大冬天迁移八万人,加上本部就要十万出头。这么多人进行迁移,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会出篓子。
“君上,臣下认为此事可行。但要好好谋划一番,不可出了差错。西域戈壁荒漠绵延数百里,百里范围内,荒无人烟。所以物资一定要准备充分,不可短缺。”陈宫没有和楚萌萌意见相左,这是让公孙策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人员杂乱,不如编成军伍,这样也好治理统率。沿途若有逃跑者,可施行连坐制度!”楚萌萌随即补充道。很是狠毒。
“以百户为一基本单位,从这里出发多少人,到达凉州就必须多少人!死了,也要把尸体带上!”既然和马成已经恩断义绝,公孙策就绝不会心慈手软。
兵家打仗,争的是土,实际上还是人口!土地是繁衍人口的,土地是为人口增长和各种物资出产做服务的。经过人世大变之后,最宝贵的除了人才,剩下就是人口,土地什么的只能排在后面。
回到冷兵器时代,人口就代表着国力。所以这八万人口是一笔很宝贵的,自己不使用,也不能交给马成。高昌郡人口初步统计,大约是甜瓜郡的两倍,加上一些没有统计的,将近二十万。
这八万人在马成那里,就是接近他手下一半的人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这八万人尽数迁往凉州,什么手段公孙策都能使用出来。
其实,公孙策更愿意把这八万人打成奴籍,尽数迁往自己的封地,为自己效力。这个事情似乎很有操作性,因为他手下的天兵家眷默认的都是他的子民,这八万人也可以冒充一番。
只是,其中的色目人就不能运往泾阳,最好还是交给秦武王赢荡比较合适。公孙策本以为色目人会是极好的兵员,谁想麾下将领没有一个看的上的。
泾阳县,公孙策的封地。这里的政务暂时由咸阳派遣的官员打理,等待公孙策到了咸阳正式接受了册封仪式后,才算公孙策的土地。
不过公孙策的府邸已经开始动工,公孙恩正在四周东瞧瞧西望望,很是兴奋。这是他公孙家的土地,由不得他不高兴。
秦武王赢荡很喜欢公孙恩,准确说是很喜欢公孙恩这个拳靶子,所以封公孙恩做散骑常侍,一个名头响亮,没有一点职权的官。任务就是在赢荡闲暇时,随侍左右,陪赢荡散心的。
“堂兄,大嫂子让我喊你回去。有人来投奔三哥了!”说话的是一个少年,他叫苏信,也是公孙策的堂弟,隔了两代的堂弟。但和公孙策的血缘极近,因为苏信她娘是公孙策母亲陈燕的亲姐。
赢荡很大度的没有在咸阳留人质,将公孙策的家眷奴仆统统迁到了泾阳县。当然了,咸阳的那座府邸还是公孙策。把公孙策家眷迁到泾阳县,就是让她们先熟悉封地事宜。
“在下虞子期,听闻泾阳君大名,特来相投。”虞子期一副青年模样,面相俊朗,气质出尘,加上一袭皮裘,可以说得上是风流倜傥,引领风华的人物。
在进门之前,李青玄已经将虞子期生前资料弄清楚了,嘱咐公孙恩,这个人可以留下,但如果有非分想法,可以直接轰出去。因为虞子期来的太奇怪了,让李青玄很是想不通。
ps:白塔大大断网了,本章有楚萌萌上传!急死你们了吧!哈哈!感谢我就去支持我的作品呗!收藏什么别客气!
第九十四章 剑在黄沙里磨
十一月初二,公孙策率补充完整的五千骑兵殿后,一路无战事。
途径沙漠,虽是冬天,这里依旧黄沙滚滚,寒风阵阵,不见白雪。
“估计前队已经进了凉州地界,我们穿过这片沙漠,快马一日就可到达敦煌郡,原有的嘉峪关正被封常清修缮,估计我们到的时候,嘉峪关大体就建造好了!”火堆旁,公孙策为两女边形容边说着,拿着焦黑的木枝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很粗的横线,表示修缮后的嘉峪关会彻底堵住西域入关的道路。
“嘉峪关建好,又有封常清那样的名将镇守。以后马成兴风作浪想入关,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刘雅蝉并不是一个花瓶,公孙策喜欢她,除了貌美外,最爱的还是刘雅蝉那种书籍中沉淀出来的气质。
“班超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乖乖守着高昌,别想着再离开!大秦的战略未来只有三个方向,一是巴蜀,如同历史上那样,北有雍凉关中,南据巴蜀产粮之地。这样的大秦,才是吃饱肚子的大秦,充满力量的大秦!”公孙策在高昌郡的位置大大的划了一个圈,其意众人皆知。
“第二是河西、河套产马之地,冷兵器时代,谁占据良马产地,谁就能在战场上取的先手!大规模的骑兵,是一把利剑!这把利剑杀人利索,也容易伤到自己。我打算到了封地后,骑兵进行裁撤,预计两三年里,不会有大的战事。”公孙策又指着河套地区说道。
河套地区就是黄河上游,在草原上呈现‘几’字型的地方。这里水草丰茂,自古就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朝代争夺的地方。凡是强盛的朝代,都把这里牢牢握在手里。无论哪个朝代丢掉河西、河套,都会毫无例外的走下坡路,直到灭亡。
“第三就是这里!古称并州,也就是现在的晋州。河东之地很重要,只要大秦握在手里,就不会被困住。要知道秦军东出,要途径函谷关和虎牢关两座天下闻名的雄关。可以据关而守,也会被堵在关门口!”公孙策不认为秦国能一举取的两座雄关的控制权,甚至函谷关能不能在手,还是个问题。 ↑返回顶部↑
甜瓜郡不能放着不管,可公孙策不想让手下任何一个人留在这里。再说这里一座破土城都没有,有的只是帐篷组建成的部落。
“孤打算将甜瓜郡民众悉数迁往凉州!你们怎么看?”酒宴后,公孙策询问楚萌萌和陈宫。
“甜瓜郡居民约有八万,都是男女青壮,留在这里所料不差,都会成为马成锅里的肉。所以阿萌认为,应当尽数迁走,一个不剩!”楚萌萌已经知道了马成那档子事,所以对已经是对手的马成,能抑制的地方,绝不会手软。
陈宫也是赞同,不过大冬天迁移八万人,加上本部就要十万出头。这么多人进行迁移,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会出篓子。
“君上,臣下认为此事可行。但要好好谋划一番,不可出了差错。西域戈壁荒漠绵延数百里,百里范围内,荒无人烟。所以物资一定要准备充分,不可短缺。”陈宫没有和楚萌萌意见相左,这是让公孙策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人员杂乱,不如编成军伍,这样也好治理统率。沿途若有逃跑者,可施行连坐制度!”楚萌萌随即补充道。很是狠毒。
“以百户为一基本单位,从这里出发多少人,到达凉州就必须多少人!死了,也要把尸体带上!”既然和马成已经恩断义绝,公孙策就绝不会心慈手软。
兵家打仗,争的是土,实际上还是人口!土地是繁衍人口的,土地是为人口增长和各种物资出产做服务的。经过人世大变之后,最宝贵的除了人才,剩下就是人口,土地什么的只能排在后面。
回到冷兵器时代,人口就代表着国力。所以这八万人口是一笔很宝贵的,自己不使用,也不能交给马成。高昌郡人口初步统计,大约是甜瓜郡的两倍,加上一些没有统计的,将近二十万。
这八万人在马成那里,就是接近他手下一半的人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这八万人尽数迁往凉州,什么手段公孙策都能使用出来。
其实,公孙策更愿意把这八万人打成奴籍,尽数迁往自己的封地,为自己效力。这个事情似乎很有操作性,因为他手下的天兵家眷默认的都是他的子民,这八万人也可以冒充一番。
只是,其中的色目人就不能运往泾阳,最好还是交给秦武王赢荡比较合适。公孙策本以为色目人会是极好的兵员,谁想麾下将领没有一个看的上的。
泾阳县,公孙策的封地。这里的政务暂时由咸阳派遣的官员打理,等待公孙策到了咸阳正式接受了册封仪式后,才算公孙策的土地。
不过公孙策的府邸已经开始动工,公孙恩正在四周东瞧瞧西望望,很是兴奋。这是他公孙家的土地,由不得他不高兴。
秦武王赢荡很喜欢公孙恩,准确说是很喜欢公孙恩这个拳靶子,所以封公孙恩做散骑常侍,一个名头响亮,没有一点职权的官。任务就是在赢荡闲暇时,随侍左右,陪赢荡散心的。
“堂兄,大嫂子让我喊你回去。有人来投奔三哥了!”说话的是一个少年,他叫苏信,也是公孙策的堂弟,隔了两代的堂弟。但和公孙策的血缘极近,因为苏信她娘是公孙策母亲陈燕的亲姐。
赢荡很大度的没有在咸阳留人质,将公孙策的家眷奴仆统统迁到了泾阳县。当然了,咸阳的那座府邸还是公孙策。把公孙策家眷迁到泾阳县,就是让她们先熟悉封地事宜。
“在下虞子期,听闻泾阳君大名,特来相投。”虞子期一副青年模样,面相俊朗,气质出尘,加上一袭皮裘,可以说得上是风流倜傥,引领风华的人物。
在进门之前,李青玄已经将虞子期生前资料弄清楚了,嘱咐公孙恩,这个人可以留下,但如果有非分想法,可以直接轰出去。因为虞子期来的太奇怪了,让李青玄很是想不通。
ps:白塔大大断网了,本章有楚萌萌上传!急死你们了吧!哈哈!感谢我就去支持我的作品呗!收藏什么别客气!
第九十四章 剑在黄沙里磨
十一月初二,公孙策率补充完整的五千骑兵殿后,一路无战事。
途径沙漠,虽是冬天,这里依旧黄沙滚滚,寒风阵阵,不见白雪。
“估计前队已经进了凉州地界,我们穿过这片沙漠,快马一日就可到达敦煌郡,原有的嘉峪关正被封常清修缮,估计我们到的时候,嘉峪关大体就建造好了!”火堆旁,公孙策为两女边形容边说着,拿着焦黑的木枝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很粗的横线,表示修缮后的嘉峪关会彻底堵住西域入关的道路。
“嘉峪关建好,又有封常清那样的名将镇守。以后马成兴风作浪想入关,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刘雅蝉并不是一个花瓶,公孙策喜欢她,除了貌美外,最爱的还是刘雅蝉那种书籍中沉淀出来的气质。
“班超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乖乖守着高昌,别想着再离开!大秦的战略未来只有三个方向,一是巴蜀,如同历史上那样,北有雍凉关中,南据巴蜀产粮之地。这样的大秦,才是吃饱肚子的大秦,充满力量的大秦!”公孙策在高昌郡的位置大大的划了一个圈,其意众人皆知。
“第二是河西、河套产马之地,冷兵器时代,谁占据良马产地,谁就能在战场上取的先手!大规模的骑兵,是一把利剑!这把利剑杀人利索,也容易伤到自己。我打算到了封地后,骑兵进行裁撤,预计两三年里,不会有大的战事。”公孙策又指着河套地区说道。
河套地区就是黄河上游,在草原上呈现‘几’字型的地方。这里水草丰茂,自古就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朝代争夺的地方。凡是强盛的朝代,都把这里牢牢握在手里。无论哪个朝代丢掉河西、河套,都会毫无例外的走下坡路,直到灭亡。
“第三就是这里!古称并州,也就是现在的晋州。河东之地很重要,只要大秦握在手里,就不会被困住。要知道秦军东出,要途径函谷关和虎牢关两座天下闻名的雄关。可以据关而守,也会被堵在关门口!”公孙策不认为秦国能一举取的两座雄关的控制权,甚至函谷关能不能在手,还是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