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名场面(4 / 7)
王莽在经历了早年的种种不顺之后,好运终于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到来了。
他陪着他的姑妈王政君,耐心地熬死了那些个叔叔们。
十四年后,整整过了十四年后,在绥和元年这一年。
三十八岁的王莽终于就任大司马大将军,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故事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惑:
王莽这出身、这经历,怎么就是“拿到了一手坏牌”?
这明明是难得的好牌好嘛!
外戚出身,修身为儒,官做得辣么大,还要怎么样?
在普通人的思维里,位极人臣,封妻荫子,已经是个人所能追求的事业有成的最高点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是王莽自己的追求吗?
他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他心里有一个宏大的抱负,他充满了想要作为的激情,他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伟岸的“理想国度”。
只有得到帝位,以皇帝的身份,以皇权的力量,才足以支撑他去施展、去发挥,去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
看了王莽前半生的奋斗历程,就会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本份的臣子追求逆袭的上位之路。
而是普通人向皇权发起冲击的转变之路。
王莽依靠万分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万民拥戴,终于推翻汉朝,建立了新朝。
然而,却在他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中,使得新建立的朝廷土崩瓦解。
登上帝位之时,王莽可谓前所未有的天下归心。
但仅仅过了十五年,新莽政权就从天下归心走向了天人共弃。
就连王莽这位新朝皇帝,也因此而丢掉了自己的脑袋。
归根结底,不是王莽的政策不好,而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俗话说,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三步是疯子。
王莽身为穿越者,他提出来的政策都没问题,却根本不符合那个时代。
也可以说,步子太快了,扯着蛋了。
简单来看王莽的改革,归纳起来有三点:土地国有、平均私产、废除奴隶!
此举,无疑是站在了天下间所有人的对立面,根本就没有人支持他的改革。
而没有获得大多数人认同的改革,无疑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种种迹象表明,他对面临的反对浪潮准备的并不充分,也缺乏对改革的基本认知。
这种层面的改革,无不是在破而后立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土地收归国有一项就损害了大多数的既得利益群体。
西汉末年,改变土地大规模兼并局面的条件和土壤并不存在,违背了时代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反扑。
其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便是东汉王朝的开创者,汉光武帝刘秀! ↑返回顶部↑
他陪着他的姑妈王政君,耐心地熬死了那些个叔叔们。
十四年后,整整过了十四年后,在绥和元年这一年。
三十八岁的王莽终于就任大司马大将军,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故事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惑:
王莽这出身、这经历,怎么就是“拿到了一手坏牌”?
这明明是难得的好牌好嘛!
外戚出身,修身为儒,官做得辣么大,还要怎么样?
在普通人的思维里,位极人臣,封妻荫子,已经是个人所能追求的事业有成的最高点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是王莽自己的追求吗?
他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他心里有一个宏大的抱负,他充满了想要作为的激情,他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伟岸的“理想国度”。
只有得到帝位,以皇帝的身份,以皇权的力量,才足以支撑他去施展、去发挥,去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
看了王莽前半生的奋斗历程,就会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本份的臣子追求逆袭的上位之路。
而是普通人向皇权发起冲击的转变之路。
王莽依靠万分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万民拥戴,终于推翻汉朝,建立了新朝。
然而,却在他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中,使得新建立的朝廷土崩瓦解。
登上帝位之时,王莽可谓前所未有的天下归心。
但仅仅过了十五年,新莽政权就从天下归心走向了天人共弃。
就连王莽这位新朝皇帝,也因此而丢掉了自己的脑袋。
归根结底,不是王莽的政策不好,而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俗话说,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三步是疯子。
王莽身为穿越者,他提出来的政策都没问题,却根本不符合那个时代。
也可以说,步子太快了,扯着蛋了。
简单来看王莽的改革,归纳起来有三点:土地国有、平均私产、废除奴隶!
此举,无疑是站在了天下间所有人的对立面,根本就没有人支持他的改革。
而没有获得大多数人认同的改革,无疑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种种迹象表明,他对面临的反对浪潮准备的并不充分,也缺乏对改革的基本认知。
这种层面的改革,无不是在破而后立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土地收归国有一项就损害了大多数的既得利益群体。
西汉末年,改变土地大规模兼并局面的条件和土壤并不存在,违背了时代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反扑。
其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便是东汉王朝的开创者,汉光武帝刘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