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完成(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末时空的时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天下,局势已经变得极为明朗。
  大明朝廷虽然在苟延残喘,但依旧占据了大义的名份。
  再加上民间风传,太祖皇帝自天界回归人间,收拢了一波人心。
  而其他势力,如那大顺政权的李自成,和大西政权的张献忠,都在名义上相继归顺了大明朝廷。
  事情是酱紫的。
  就在朱元璋躲在京师大练新军的时候,李邦华带着三万京营支援宁武关的周遇吉。
  自此,李自成的噩梦就来了。
  先是在宁武关被挡了三个月,大军死伤数万。
  再之后,到了大同关,又被挡了两个多月,再次死伤了数万。
  两次加起来伤亡的人数,超过了十万之巨。
  绕道宣府,结果依然如此。
  周遇吉加李邦华,就好似狗皮膏药一般,打不死、撵不走。
  官兵越打越多,人心也越来越凝聚。
  原本的酒囊饭袋们,逐渐被大战磨练成了战场老兵。
  就在李自成丧失了攻破京师的信心之时,他接到了朝廷的招安诏书。
  诏书是朱元璋亲手写的,内容只有一句话,李自成只要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并退兵。
  朝廷将敕封他为西北王,并将山西、陕西两个省敕封给他,作为他的封地。
  说实话,看到封王二字,李自成心动了。
  别看他现在自立为帝,但和大明皇帝亲赐的异姓王相比,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根本就不能比。
  而且,他自家人知自家事。
  能从一介驿卒打拼到现在,完全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的事。
  若非崇祯发了疯似的下令撤除天下驿站,导致他这个驿卒失业而饿肚子,他也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干造反的买卖。
  现在,一鼓作气,二鼓而竭,三鼓而衰,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还不如就地接受招安算球。
  于是,在手下众多大将反对的情况下,李自成接受了大明朝廷的招安,被封为西北王。
  反贼头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明朝的异姓王。
  不仅如此,还堂堂正正、裂土封疆,足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了。
  至于更为西面四川的张献忠,也很是干脆,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被封为蜀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