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9章 前往黄河(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那个老工匠,向鲁肃问道:“敢问鲁公,太子打算建造一座怎样的城池?”
  “太子打算建造的,是一座兵城。”鲁肃说道:“城内驻扎三军将士,城区住着的则是他们的家眷。”
  工匠们面面相觑,城池他们是见的多了,鹿柴和军营也见过不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兵城。
  “所谓兵城,一半军营一半城区。”鲁肃给工匠们做了深入的解释:“军营占地和城区占地相当,数十万大军驻扎其中,不仅不能拥挤,还要显得宽敞才行。另外,军营里还得有足够数十万人操练的校场,一应设施也要比长安城内的军营更为丰富。”
  来到这里的工匠,都是长安城工匠中的佼佼者。
  但凡涉及到土木,他们只要一听,就明白是多大的规模,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听明白了鲁肃的意思,老工匠略微有些迟疑的对他说道:“依着鲁公这么说,建造出来的兵城,论起规模并不会比长安城小太多。所需耗费的材料也是不少,钱财花费必定不是个小数目。”
  “太子也知道耗费的钱财不会太少。”鲁肃说道:“不过兵城还是得要建造起来,太子曾请示过陛下,陛下也是允准了。”
  听说曹铄也允准了,工匠们放心不少。
  老工匠对鲁肃说道:“鲁公要我们做出具体的图样,只是在这里说还不成。不知太子有没有选定建造兵城的地方,要是选定了,还请鲁公领我们前去。只有见了地方,才能做出适合的图样。”
  “既然请你们来了,当然要领你们过去。”鲁肃站了起来,对工匠们说道:“请诸位跟我来。”
  鲁肃先走了出去,工匠们纷纷跟在他的身后。
  不说鲁肃领着工匠们去长安城外,只说离开长安的曹恒,在张苞和一队卫士的护送下,一路往黄河方向行进。
  大魏立朝以前,曹铄就很重视修建道路。
  从长安前往黄河的道路修造的十分平整,马车走在上面都不觉着颠簸。
  凡是大魏境内,无论是不是修造成很平整的道路,路上都有很多驿站,所以赶路的人一般来说不需要露宿野外。
  离开长安,走了大约二三十里,张苞放慢了速度。
  等到曹恒来他身边,张苞问道:“黄河沿岸有许多地方,太子知不知道诸葛孔明究竟在什么地方?”
  “还不是很清楚。”曹恒说道:“不过昨天我已经派出了斥候,用不了多久,应该可以传回消息。”
  “出发的时候我还在寻思,太子并不知道诸葛孔明在什么地方,即便我们去了黄河岸边,找他也得耗费好些日子。”张苞回道:“我倒是觉着很奇怪,诸葛孔明前往黄河治理水患,怎么会突然失去了行踪?”
  “倒不是他失去了行踪。”曹恒说道:“他只是沿着黄河一路查看,先前告知的地点过不了两天就会变换,所以才让我们觉着是失去了他的踪影。”
  “还是太子看的通透。”张苞说道:“先前我还在寻思着,根本不知道诸葛亮身在何处,我们到了黄河岸边,又有什么用处。经太子这么一说,我是明白了。”
  “诸葛孔明也是胡闹。”曹恒摇头:“我早先推举他去黄河,可没说要他把神婆给扔进河里,父皇让我去找他,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太子每天为国事操劳,已是忙的不可开交。”张苞回道:“他这么一闹倒是没什么,给太子惹来了不少麻烦,还要特意去黄河岸边见他。”
  “人是我举荐的,他在外面惹了事情,当然得我去解决。”曹恒说道:“父皇也是要让我知道,但凡举荐人,总得担起责任。”
  “虽然是太子举荐的人,可陛下也应该知道,自从监国以来,太子每天操劳的事务不少,再因为诸葛孔明,特意往黄河岸边跑一趟,岂不是凭空多了劳累?”
  “父皇当然知道。”曹恒说道:“他或许想要我早些体会操劳国事的辛苦,在我接管很多事情之前,可都是父皇在打理。如今他这么要求我,也是要我尽快适应。将来大魏的事务越来越多,要是眼下的事情我都适应不来,又怎么能把那些事处置的得心应手?”
  “话虽是这么说,可太子确实是十分辛苦。”张苞说道:“以往我也没有觉着,自从最近跟着太子,才发觉太子确实是过于劳苦。”
  “你是没有跟着父皇。”曹恒说道:“大魏能有今天,都是父皇一人支撑起来。和他当年的劳苦相比,我这些辛苦又算什么?”
  “太子是太能体谅陛下。”张苞说道:“陛下应该也是知道太子的孝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