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方言问题(求订阅、推荐、收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进厅门,韩承祖就觉得眼前一亮,厅内的景物显得是那样的陌生。
  这还是董天霸的聚义厅吗?
  韩承祖惊得忍不住张开了嘴。
  罕见的牛油大蜡点了足有10好几支,烛光映的整个聚义厅里纤毫毕显。往日里歪七扭八的桌椅,现在也摆的格外整齐。护卫们两厢站立,中央……
  “跪下。”
  没等韩承祖打量完,两侧的护卫已经发出满是威严的喝声。
  突遭威严深重的一喝,脑中顿时一片空白。腿一软,韩承祖就老老实实的跪倒在地上。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
  韩承祖耳边传来一个非常年轻的声音。
  “小人,小人叫韩承祖,是浙江海宁人。”韩承祖老老实实的回答。
  “你是干什么的?怎么会到了这儿?”年轻的声音再次发问。
  韩承祖不敢抬头,依旧用那个老老实实的强调回答:“小人是贩卖粮米的商人,是被海匪抢掠到此。”
  说道此处,韩承祖的眼珠咕噜噜一转,他的声音里立马充满了感激之情:“多谢大老爷相救。救命之恩,小人没齿难忘。小人愿献出船上一半货物,作为大老爷劳军之用,还请大老爷不吝收下。”
  “这么说,外面那两条大货船都是你的喽?你告诉孤,你是在向哪里运货,又是在哪里被海匪劫持的,海匪抓你来此做什么?”
  年轻的声音淡淡的连发几问,落入韩承祖耳中却如巨雷般炸响。
  孤,我没有听错吧?这个年轻人竟然在自称孤?
  这称孤道寡可是大明藩王才敢使用的自称。
  见多识广的韩承祖被年轻声音的自称吓了一跳。他不安的扭动几下,忍不住把身子又伏低了几分。
  顿了片刻,韩承祖才缓缓的说道:“回大老爷,那两艘船确实都是小人的。登莱袁抚台正在大量收购粮米和拓荒的各种工具,小人是在向登州运货。
  小人是刚离开芝罘岛时,被这伙杀千刀的海匪劫持的。海匪抓小人来此,肯定是想向小人的家中勒索更多的财物。
  小人在此还要多谢大老爷救命之恩才是!”
  说完此话,韩承祖向上首连磕了几个响头,一副劫后余生感激不尽的样子。
  “他说的什么?”
  韩承祖这一大段话说的较快,朱由检有些不解的看向左右。
  朱由检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方言问题。
  到这个时代这么久,朱由检接触的人,大多说的是大明官话。即便几个方言较重的也都是陕西或东北人。虽然听的较累,但朱由检也都还能听懂。
  这个韩承祖不同。他说的话,朱由检竟然有很多没能听明白。这让朱由检第一次感到了方言带来的不便。
  朱由检忽然想到,南北方言差距非常大。前世国家全力推行普通话几十年,才让各地语言交流实现了基本通畅。
  这个时代没有推行普通话,新任的官员到了异地,遇上不懂大明官话的当地人,只怕连沟通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言语不通,官员又如何能准确的掌握当地民情,如何才能顺利融入当地并治理好当地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