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 临门一脚。(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不说这个!”朱五摆摆手,“李存义地案子出结果了吧!”
  刘伯温没说话,看看李善长,不只是他,几乎所有人都在看。
  李善长面上不动声色,开口道,“回主公,已经审完了。所有贪墨的银钱和他在京城的产业,共计六十二万银元。
  相关的高邮,扬州,苏州三地知府,地方官等人,家产共抄没一百七十二万五千,宅院起坐,田产一千二百余顷....”
  “别说了!”刚才还笑眯眯的朱五顿时变色,冷哼道,“我当汉王才多久,高邮等地咱们拿下才多久,他们就弄了这么多银钱?”
  李善长默不作声,朱五这是偷换概念,高邮等地的知府和前牵连的地方官,有的是降官,他们多是在蒙元做官时,贪的钱。
  朱五现在混淆在一起,无非是借机做文章,搂草打兔子,把这些降官弄掉,然后让别人顶上去。
  毕竟,现在大汉政权稳固了,不需要再用降官收买人心。而且借着李存义这事,别人也说不出闲话。
  群臣也都不说话,低下头。李存义一案,大汉开国以来,第一贪腐案,涉及数十人,其中不乏勋贵功臣。
  刘伯温却没低头,他低不了,因为朱五的眼睛一直看着他。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汉如今正百废待兴,吏治不能放松!”刘伯温说道,“臣再请主公建廉政公署衙门,官员财产登记造册,以防不义之财。监督官员品行操守,固本清源。”
  群臣再次沉默,朱五缓缓看看李善长,“李卿,你以为呢?”
  朱五换了个称呼,郑重其事的问,李善长如何听不出话外之音。
  当下回道,“臣,赞同!”
  “你们呢?”朱五又问。
  “臣赞同!”群臣中,几个事先通过气的臣子,都点头说道。
  “行吧!”朱五叹口气,“这些事我也不懂,你们张罗的你们去弄。刘伯温为廉政大臣,我放权给你!”
  刘伯温心里长叹,嘴上道,“主公圣明!”
  “再说下,这些钱地事!”朱五又道,“抄没地这些银钱!”
  说着,朱五顿了下,想了想,“田产和宅院,着新任地方官安置百姓和发卖,银钱嘛,就不要进国库了。当然,也别进我王府地私库!”
  群臣目光中,朱五继续说道,“分成几份,拿出一份把京城那些窝棚和流民安置好,我听说这几天城里了有人冻死了,这可是你们地失职呀!”
  朱五目光凌厉,新任地京城府尹汪光洋赶紧站起来请罪。
  兵马司在南城寻街,角落里发现几具尸体。到底是冻死地,还是怎么死的,不好说。可是朱五既然怪在官员头上,他们就得认。
  “流民没有户籍地上户籍,没有身份牌的上身份牌,都是咱们大汉地百姓,让他们少受些苦!”
  朱五缓缓道,“再拿出一份,送去席应真的学校,剩下的一份.....”
  说着,朱五看看群臣,“老李,剩下的一份也有大几十万,都给你!”
  “嗯?”李善长一怔。
  “不是给你私人!”朱五笑道,“京城大小京官有多少?你回头算算,按官职大小俸禄的比例发下去,虽然落在每个人身上杯水车薪,但是能多买一斤肉也是好的嘛!”
  “主公圣明!”
  这次,群臣发自肺腑地称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