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又下令:“敌不动、我不动,坚决围困梁山贼众,以待时机!”
  对此战略,有将领心存疑虑,而征战在外最忌猜疑。
  出于保密,西门卿虽未道个明白,却也有所解释:
  “我知你们心中疑虑:梁山贼众虽不事耕种、以劫掠卫生,寨中恐也未储存多少粮食,可梁山泊渔猎富足方便,不是三五十日的功夫就能围困得他们粮绝投降的。”
  “然而,这不是甚么大事。营造围困之势,会让我们空耗粮草,但一路走来多平原、补给方便,问题不大。”
  最后又说了一句:“耗些粮草,也是物超所值。”
  这话理解起来模棱两可,却也能逻辑自洽。
  脑子转得快的将领明白了:知州非是不懂围困梁山的影响,而是另有谋算。他们只管听令行事,不可误了知州大事。
  反应慢些的,也表示明白:知州向来爱惜兵士性命,若能围困梁山贼众粮绝投降,便是多耗些粮草,也物超所值。
  西门卿接下来的话,似乎又应证了两者的想法。
  “因此你们不必操心粮草空耗,尽管围困梁山贼众即可。若是有那二三贼人狡诈多端,或悍不畏死拼着冲出去,拦不住也罢了,无关紧要。”
  梁山一伙人,从来都无关紧要,逃窜出一两个也无关紧要。
  讨缴梁山——这个借口,才更最重要。
  将盐军兵力布置完毕,围住梁山之后,西门卿率领剩下五百兵士,果断出发。
  一个偏向折返,就往齐州而去!
  ……
  齐州(也可说济南府),正是林冲率领一支盐军,中途偏移后的借道之地。
  也是把盐军所占最南端无棣县所在的棣州,与梁山泊所在的郓州与东平府之间,分隔开来的州府。
  换言之,西门卿占领的地盘到东平府和郓州,中间偏偏隔了一个齐州挡道。
  不管是为扩大地盘,还是为了讨缴梁山行方便,齐州都还是掌握在盐军手中更好。
  “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本官沧州知州西门某,奉旨讨缴梁山贼众!然前军已至地方两日,借道齐州的部下林冲所率后军,却久不见踪影。”
  “恐有变故,本官特意亲来迎接。”
  西门卿的理由说简陋也简陋,长清县知县都能听出其中有异。
  盐军在民间是义军、在朝中是反军,已是心照不宣、众所周知。
  谁知道林冲那厮所率后军为何迟到失期?谁又知道,西门知州为何率兵进入齐州?
  若说真没半点猫腻,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但西门卿的理由却又合乎逻辑,叫长清县知县不知如何阻拦。
  毕竟奉旨讨缴梁山贼众是事实,怕生变故所以折返迎接后军,也在情理之中。
  更主要的是,长清知县他没长得一对好胆,胆敢去阻拦率领五百盐军的西门知州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