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帝骇甚,痛甚,言:盐亦乃万民食粮,况盐近触灼肤,不可近而亵玩,只可远观。石灰亦白,可涂山野,何如?】
  我历史老师说,以当时北宋的盐年总产量,一粒盐都不消耗,也要四百多年才能进上九百亿斤盐。
  由此可见,当时北宋朝廷的腐朽,高官如朱勔连数都算不清。
  也有一种说法,说朱勔根本就是想强占盐场,根本不在乎时间数量,只要所有盐都给他就行。
  我是觉得吧,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继续读:【勔疾言:圣人之景,岂可石灰充之?
  帝亦言:盐充之,亦非雪,何异?
  勔恼,迫曰:进乎,无进乎!
  当是时,帝旁唯武王,为勔所迫,拒之则亡,遂答曰:进。】
  这里的卿卿又刚,又识时务!
  武王武松虽然是打虎英雄,但他只能打死一只老虎啊,成百上千的豺狗围攻,也没把握能护着卿卿全身而退。”
  “【帝出,武王问:奈若何?帝言:见太师京,再议。
  二日,遂请见,京拒之。再请再拒,如是者三。京遣仆言:当遵命,勿复见。】
  这里有一个问题:卿卿当时为什么要见蔡京呢?因为想请蔡京帮忙,是否能转圜一下。
  卿卿虽然自己也为官,但还是给自己找了个靠山蔡京。据说五年间给蔡京送的生辰担,价值高达二十万贯,还不算盐场的孝敬。
  这也是鲁太·祖的黑子高潮的地方:竟然给‘六贼之首’的蔡京送好处?岂不是同流合污?
  但怎么就不能是卿卿识时务?在弱小时懂得蛰伏?利用奸臣蔡京达成自己目的?
  毕竟卿卿从不是纯洁白莲花。”
  “还有,从蔡京三次拒见的态度,也可知他多半与朱勔同流合污了。即使之前得了卿卿那么多好处,也丝毫不念旧情。
  蔡京的心理大概是:能夺得盐场据为己有,谁还想等着人送那几个孝敬呢?
  只能说厚颜无耻!我竟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帝命仆回:与金盟约之事,不可行。
  京遂见。】
  与金盟约之事,指的是北宋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这海上之盟,是宋徽宗悄悄派人从山东登州一带,多次走海路去与金国达成的盟约。
  既然是秘密行事,那卿卿一个外省小官,又是怎么知道的?”
  “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如史载所说:事不密,船员偶得知。
  卿卿有一造船厂,起事前就已经打造次出一支成熟的远洋船队、一支内河船队,海洋、内河皆通航南北。如果说船员偶然得知消息,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说,卿卿在金国的密探窃得情报。当时密探之王乔郓哥的前辈钱三,已经将情报网铺到了金国境内,由密探窃取到的情报。
  但不管样,这两种说法都共同说明了一件事:鲁太·祖在起事之前,就已经颇有实力。
  至于连金灭辽一事不可行,就更说明了卿卿卓越的军事政治天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