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2)
洛肴仔细凝视着那些飘动的絮半晌,令沈珺再度无端联想书简上玉器的打磨细则。
面前的人就像被一点、一点打磨抛光的璞玉,露出其间缀着的,不易察觉的隐秘裂痕。
或许对方脑袋当真有点“问题”,大概来源于流浪时的创伤,会有意识地回避、无意识地遗忘,俨然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怪不得洛肴总是忘记,总是故作潇洒,总是一笑了之。
此时漫天的蒲公草因风而起,仿佛能由此脱离尘寰桎梏。他波澜不惊的面容下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骇浪惊涛,心想“太好了——”,那些釉纹般隐秘的裂痕,恰好使他无从落点的救赎欲望安放,他们会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天造地设、浑然一体。
沈珺将手松开,按捺下那些蠢蠢欲动的妄念,若无其事地问:“如何?”
“好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连晌午饭都没食呢,快要饿得走路打飘。”
洛肴没长骨头似的往他身上一挂,每当此时沈珺都觉得像是被八爪鱼缠紧了,洛肴分明两条腿仍着着地,还非要将上半身都紧贴着他,毛绒绒的发鬓拂过颈侧,挠得他忍不住想笑,板着的冷峻神情一下子破了功。
他虚虚环住垂在心胸前的手腕,不禁祈祷如果对方能永远依赖他就好了。
与青竹绝交两个礼拜后,青竹答应为此提亲之事正式书下情牍。
可惜那条不学无术的小蛇刚一提起笔就愁眉苦脸的,半个时辰过去都没憋出整字,反倒是时不时的长吁短叹扰得他心烦意乱,而青竹居然还有胆子问他:“该从何处着墨才好?”
沈珺一摁额角青筋,头也未抬,“既要书予有情人......咳,有情蛇,自当写‘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这也能算情牍?”洛肴从窗扇外探进脑袋,“再不济也要写两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吧?”
他心绪一顿,指腹不住摩擦竹简边缘,“夫子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比起口头上说说想念,不如尽早回到那人身边。
洛肴双手抱臂,道:“可这才八个字该如何表达情意?依我看要洋洋洒洒百千字,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稀奇逸事皆分享一番,再添情诗二三首——来来来,我帮你写。”
结果青竹两手一遮,上下打量他几眼,“你的字迹......”
“行草,具有游龙卧凤之姿。”
好在青竹没理会洛肴的大言不惭,将笔墨纸砚皆递给了他。
“与汝阔别,三日不见兮,如隔三秋。”
“做什么?”
“我念你写啊。”
洛肴撑着下颔,将目光挪到他脸上,停了一停却又躲闪开,“吾心戚戚,情难自抑。”
那是个极为寻常的午后,刚落过一场疏短的雨,空气满是湿凉,风过梢头惊燕影,鼻嗅檀台研茶香。
而人声落笺成字,徒留几分缱绻,让沈珺倏然感到脸热,涌上种洛肴此语皆是对他所言的错觉,缓缓写下“挥毫半卷,字字相思”。
“写好了?”
洛肴伸长脖子欲看,恰逢他正好抬首,两笔鼻梁险些交触。也不知洛肴脑袋里哪根筋搭错了,忽然直直盯着他道:“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他接下后半句,悬笔未落,情不自禁道:“你都忘记了。”
忘记了......忘记了什么?
竹椅上小憩的少年忽尔惊醒,好似伏在阳光膝头做了一个旧梦。
梦是一截疏短的雨、一棵凋敝的树、一捧夏夜的星,是家中的堂屋围垸,有牵挂着他所有目光和心绪的人。可清醒之后,却飘渺无影,仿佛只是孤影照惊鸿,大梦一场空。
他听见声平缓祥和的嗓音被风从远端遥遥地送来,落在耳畔,唤他: ↑返回顶部↑
面前的人就像被一点、一点打磨抛光的璞玉,露出其间缀着的,不易察觉的隐秘裂痕。
或许对方脑袋当真有点“问题”,大概来源于流浪时的创伤,会有意识地回避、无意识地遗忘,俨然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怪不得洛肴总是忘记,总是故作潇洒,总是一笑了之。
此时漫天的蒲公草因风而起,仿佛能由此脱离尘寰桎梏。他波澜不惊的面容下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骇浪惊涛,心想“太好了——”,那些釉纹般隐秘的裂痕,恰好使他无从落点的救赎欲望安放,他们会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天造地设、浑然一体。
沈珺将手松开,按捺下那些蠢蠢欲动的妄念,若无其事地问:“如何?”
“好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连晌午饭都没食呢,快要饿得走路打飘。”
洛肴没长骨头似的往他身上一挂,每当此时沈珺都觉得像是被八爪鱼缠紧了,洛肴分明两条腿仍着着地,还非要将上半身都紧贴着他,毛绒绒的发鬓拂过颈侧,挠得他忍不住想笑,板着的冷峻神情一下子破了功。
他虚虚环住垂在心胸前的手腕,不禁祈祷如果对方能永远依赖他就好了。
与青竹绝交两个礼拜后,青竹答应为此提亲之事正式书下情牍。
可惜那条不学无术的小蛇刚一提起笔就愁眉苦脸的,半个时辰过去都没憋出整字,反倒是时不时的长吁短叹扰得他心烦意乱,而青竹居然还有胆子问他:“该从何处着墨才好?”
沈珺一摁额角青筋,头也未抬,“既要书予有情人......咳,有情蛇,自当写‘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这也能算情牍?”洛肴从窗扇外探进脑袋,“再不济也要写两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吧?”
他心绪一顿,指腹不住摩擦竹简边缘,“夫子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比起口头上说说想念,不如尽早回到那人身边。
洛肴双手抱臂,道:“可这才八个字该如何表达情意?依我看要洋洋洒洒百千字,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稀奇逸事皆分享一番,再添情诗二三首——来来来,我帮你写。”
结果青竹两手一遮,上下打量他几眼,“你的字迹......”
“行草,具有游龙卧凤之姿。”
好在青竹没理会洛肴的大言不惭,将笔墨纸砚皆递给了他。
“与汝阔别,三日不见兮,如隔三秋。”
“做什么?”
“我念你写啊。”
洛肴撑着下颔,将目光挪到他脸上,停了一停却又躲闪开,“吾心戚戚,情难自抑。”
那是个极为寻常的午后,刚落过一场疏短的雨,空气满是湿凉,风过梢头惊燕影,鼻嗅檀台研茶香。
而人声落笺成字,徒留几分缱绻,让沈珺倏然感到脸热,涌上种洛肴此语皆是对他所言的错觉,缓缓写下“挥毫半卷,字字相思”。
“写好了?”
洛肴伸长脖子欲看,恰逢他正好抬首,两笔鼻梁险些交触。也不知洛肴脑袋里哪根筋搭错了,忽然直直盯着他道:“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他接下后半句,悬笔未落,情不自禁道:“你都忘记了。”
忘记了......忘记了什么?
竹椅上小憩的少年忽尔惊醒,好似伏在阳光膝头做了一个旧梦。
梦是一截疏短的雨、一棵凋敝的树、一捧夏夜的星,是家中的堂屋围垸,有牵挂着他所有目光和心绪的人。可清醒之后,却飘渺无影,仿佛只是孤影照惊鸿,大梦一场空。
他听见声平缓祥和的嗓音被风从远端遥遥地送来,落在耳畔,唤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