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清在后方,对前线的支持力度和保障都让准噶尔很是意外。
  他们清廷倒是好了,准噶尔倒是哭了。
  准噶尔的兵力不弱,甚至也可称一句兵强马壮。
  但是一开始就落了下乘,被清军打了个军心动荡。
  后来准噶尔勉力支撑了大半年,到了冬季,他们情况更是不好。
  准噶尔这个冬天格外难熬,大清不与他们进行贸易,其他蒙古部落也紧随大清步伐排挤他们,缺衣少食,过的苦不堪言。
  冻死的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吃的先紧着要和清兵作战的青壮年,可老弱妇孺们,也是要活命的,这些青壮年看着自己的妻子,孩子,老人,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心里更是痛苦不已。
  他们如此战下去,准噶尔整个部落只会被硬生生的拖死。
  勉强支撑过了冬日,不过刚开春,准噶尔部落上下已经死了不少人。
  大清一路势如破竹,虽然准噶尔偶尔也能反击,但到底是后劲不足。
  越打,军心就越涣散。
  没等到草原再次水草丰茂的时候,准噶尔就被逼到了末路。
  他们的首领再次求和,可弘曜并没有答应这暂时的安稳。
  如果答应了,能换来三十年的和平。
  可如果能彻底除去准噶尔这个心腹大患,才是长久之计。
  否则,三十年后只会是卷土重来,再起战事。
  这一仗总共打了一年半,准噶尔败局已定。
  等到准噶尔的首领被杀,几个儿子被擒,胜局已经明朗。
  很快,准噶尔部被肃清,表示向大清投降,俯首称臣。
  弘曜派了官兵去驻守。
  但近日来也在犹豫,若是寻常官员,地位不够,军机重臣,都各司其职,不好任意调动。
  算来算去,还是需要一个自己信的过,地位又足够尊崇的人。
  最好是派自己的哪个兄弟去。
  但是算起来,弘晴和弘晙都各有安排。
  弘晴憨厚,去了不一定能镇住那些各怀鬼胎的人。
  弘晙性子乖张,去了那怕是会引起争执和冲突,激化矛盾。
  而且这一去,也是要待好几年才行。
  小的那几个……
  弘曦和弘晗领兵可以,去战场历练也可以,可要是文治,要他们去处理准噶尔那边的事,还是要个有耐心,心够细的人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