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是招国家公职人员,所以德、能、勤、绩应当合格,不能受过刑事处分,不能受过行政处分,不能有过不法行为……】
  【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不能有刑事犯罪记录。】
  姜海蓝“说”,【毕竟是招国家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的,那和别的工作自然是不一样。】
  ——
  唐朝位面。
  所以说货比货得扔啊,李世民原本对他改良过的科举制度非常满意,武则天推行的“殿试”和“糊名制”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但现在听到了后世的公务员考试。
  他对大臣们说道,“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听起来就是,哪里差人哪里就招人,差几个招几个。”而我们是先考试,把人招进来再进行分配到各部门。
  倒也不是说孰优孰劣,只是李世民有些心动。
  而且后世这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听姜海蓝的意思,都是大学毕业生,读了十六年书、各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
  刑部和大理寺招学法的,户部招学经济、会计的,工部招学建筑的……
  听起来有点萝卜填坑的意思。
  但李世民也知道,天幕上那个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再好,他也只能看看。
  以他们大唐来说,还是不要试图把步子迈得太大。
  不过公务员考试的制度不能直接用,不代表别的用不了。
  魏征上前行礼,“殿下,体检和政审,或可参考一二。”
  长孙无忌道,“不错,既是选官,身体虚的、常年体弱的、患有大病的,自是不能要。”这种人招来做什么?有点什么事都不能让他去做,万一把人累死了可怎么办?
  “政审也很有必要,”房玄龄若有所思,“不只是审他祖辈父辈有没有犯过事,也确实要审查他本人品行如何,臣以为好吃懒做的人于国无益。”
  杜如晦上前一步,“可如果要实行政审制度,就得严格挑选进行政审的人,否则就失去其本意了。”
  武周位面。
  魏元忠慷慨陈词,“若是负责政审的官员有私心,以此收受接受政审的学子的贿赂,即便达不到要求也让他过关;或者,因为学子没有给好处,即使达到了朝廷的要求也找点理由不让他过,那就麻烦了。”
  武则天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姚崇低眉思索片刻,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万不可因噎废食。”
  若说是收取好处这等不良风气,恐怕是天幕上那个国家也不能完全消除。
  但大可不必因为会有不尽职不尽责之辈,而弃一个好的制度不用。
  陆元方道,“政审制度可用,那如何用好它,就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姜海蓝讲法律也好,讲制度也好,从来都是蜻蜓点水,没法直接抄作业。
  但没关系,他们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士。
  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武周。
  狄仁杰面色沉静,他道,“监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