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能完全照搬的,就根据群臣的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忽必烈原本就要扒拉着史书在学汉家王朝的制度,如今有了历史喵剧透的“未来”和天幕上那个国家作为镜子,他感受到了抄作业的快乐。
  只是历史喵还没有讲到他们大元,也不知道大元持续了多久被那个明朝灭掉的。
  隋唐位面暂时没有那个造船技术,可以支持远洋航行。
  元朝倒是有有心人开始盘算着去找新大陆了。
  高产作物对华夏子民的吸引力实在是过于大了,吸引着无数人前赴后继,出海的队伍一支又一支,直到将其带回华夏大地为止。
  沿海一带的造船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只是元朝的百姓嘛……
  唉。
  明朝位面。
  大明的君臣也是高高兴兴地从天幕上学习了有用的东西,反正大明刚刚建立,推行各种制度的难度不是很大——你这个时候跟老朱谈祖宗之法,说什么什么政策、制度不能用,是觉得老朱的刀子钝到砍不了脑袋么?
  同时,朱元璋也鼓励改进火器,大明周边也不是没有敌人了,军事力量自然是越强越好。
  鼓励造船出海,希望早日把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南瓜等等作物带回来。只是新大陆啊……不知道那新大陆是什么样的。
  在大明上下一心一意搞生产、恢复经济的同时,因一些能人的建议,也因为天幕的影响,朱元璋号令全国搞“卫生”。
  比如捕杀鼠虫。
  比如清扫街道。
  比如在一定区域内修建公共厕所。
  比如讲究个人卫生,让百姓多洗手。
  ……
  “防疫防疫,与其在疫情来临时手足无措,不如学天上那些人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我们可没有人家那些医疗器材和药物,疫病来了得死多少人啊。”
  虽然做起来有些难,也没有能在短时间内推广全国,但总归是一点一点在变好。
  百姓又一次迎来了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能够好好种地;迎来了通过学习和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再加上天幕的影响,他们这位新皇帝在某些地方也有所收敛,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他们那个身份证是很好,但咱们造不出来。”大臣双手一摊,很直白地告诉朱元璋做不到。
  朱元璋也很干脆,“我也没让你们造那个身份证。”我还不知道搞不出来吗?“我是说,请查户口之后,可以学他们仿身份证做户籍证明。”
  朱标:“……您是说,给全国百姓编制身份证号码?”
  朱元璋点头。
  朱标:“……”
  众大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