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没有讲战士们为了灭火做了什么,她只讲了了不起的江城人民凭借强大的组织能力做好后勤工作,只讲了火灾之后当地群众送别救援官兵时的盛况。
  可已经足够让天幕下的人们了解到这是怎样的军民情。
  古往今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都是百姓对军队的最高待遇!
  ——
  秦朝。
  嬴政心里又是震惊,又隐隐有一种“终于来了”的预感。
  从姜海蓝直播以来,他早知道天幕上的那个“政府”与众不同,他们格外看重百姓。
  姜海蓝给看的那几场战役,不仅让他看到了那个男人的神操作,更看到了那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如今,姜海蓝无意识地亮出了“刀锋”,让他看到了军队不止是打仗厉害,他们竟然还走在了灭火第一线!
  嬴政不能理解。
  但不妨碍他意识到姜海蓝所讲的这个故事,会在民间掀起怎样的风浪。
  汉初。
  刘邦将嘴里的草根吐掉,眯着眼睛重复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伐无道诛暴秦,他刘邦在反秦中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各县父老、豪杰们的拥护,三秦之地百姓们为他们送来牛羊酒食慰问。
  但……
  天幕上的那支军队,竟然被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刘邦坐直了身体,如果那支军队真的能够将这条纪律贯穿始终,那百姓们拥护军队是必然的。
  军人若是保护百姓,若是不伤害百姓,百姓又如何不“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可是他想不通,天幕上的军队缘何能做到如此?
  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转向卫青,“舅舅,”少年将军脸上情绪复杂,“我没有想过……”
  史书之上写孙武千里奔袭、五战五捷,写白起出奇制胜、威震六国,写韩信“战必胜,攻必取”,无一败绩……
  或许将来还会写他霍去病。
  但史书上不会写,哪一场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在后方做好强大后勤工作、为了打仗而牺牲良多的黔首!
  天幕上却说,“淮海战役”——虽然还不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它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霍去病深知,战役的胜利,必然是因为将领指挥得当,战士们英勇杀敌,可天幕上着重表功在战役中做后勤的黔首!
  正如姜海蓝着重夸赞了在灭火中做后勤的江城人民!
  卫青亦很是动容,为那张红色大火与蓝色灯光对峙的图,为姜海蓝口中的军民之情。
  见霍去病有如此一说,他颇为欣慰,温声道,“即便是现在,能够打退匈奴,确实应该感激大汉子民。”
  他们自然应当感念陛下的力排众议、坚定不移,但亦应当感念数年来为支持对匈奴的战役,为粮草、战衣、兵器、马匹等等而做出牺牲的大汉子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