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实如此,不过有一个齐国公府的身份还是要好些的。”黄石提醒道,对方万一不愿意给一个平民行方便,那他此行就算是白跑一趟了:“还有句话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辽王辽相当然是当世贤良,但下面很难说就一个小人都没有,夏先生带一个官身去,万一遇上什么麻烦总是个帮助吧。”
  好不容易说服对方接受了自己的护身符后,黄石便祝他此行顺利。
  黄石的态度一直让夏完淳感到难以琢磨,给他的感觉就是高深莫测,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他忍不住问道:“齐公对顺王,难道就真的一点敌意都没有么?”
  “敌意?怎么可能没有?他想席卷天下,灭我社稷,是我的大敌。”黄石估计大顺之所以不发动新的攻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财政紧张,北方同盟虽然被击败,但是顺的元气也被打掉一半。本来顺就没有什么本钱,更被许平干扰得还没有拷掠,还大规模火器化军队,现在对南方向他直辖省份和藩国的渗透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黄石估计还得有段时间顺才能做好新一轮南征准备。
  “可齐公……”夏完淳脑子里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在晃,他总结不太好语言。
  “我不赞同顺王的想法,但是我不憎恨顺王有想法。”黄石替夏完淳说道:“夏先生是不是这个意思?”
  “啊,是的。”
  “有一位我很尊敬的先贤说过,国家应该既自由又宽容,自由就是你可以无所顾忌地用文章和言论反对某些想法,宽容就是你尊重任何可能存在的想法。”
  “这位先贤是?”夏完淳皱起眉头,他对这段陈述毫无印象。
  “是泰西的一位先贤,”黄石微笑起来,在这个世界,这个人只对他一人而言是先贤,他指了一下自己会客厅的几面雕塑——都是耶稣会刚送来的:“是天主教教主的同族。”
  “所以我不反对夏先生去辽东看一看,我觉得我这里做的不错,可是顺王也会觉得他做得不错,辽王可能认为他做的比我还好。我不敢说我认为他们走了错路所以他们就一定走错了,也可能错的是我。”
  “所以齐公才搞了这个卿院?”夏完淳突然醒悟过来:“让百姓不受威胁地作出决定,齐公您就走大多数人愿意走的路?”
  这个理解和黄石的理解不是很一致,不过他知道民主这个东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就是认为好的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所以黄石就没有再说明什么。
  “但小生还是要去辽东看一看。”
  “本该如此。”
  第十六节 阳光
  夏完淳临走前又说道:“齐公,小生观许将军的为人……”
  “如果没有许将军,我的志向估计早就付之东流。”黄石截口打断道,他回想以前的种种,若没有许平的话估计他这几十年筹划可能就成空,可是等许平进了京,他和李自成就走上了黄石的老路。当年黄石相当救世主结果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后来的人不认为这是人力所不及而是认为前人能力不足,黄石就可以安心看想当救世主的李自成和许平是如何自讨苦吃了,他认为李自成既然不能像许平一样因为灰心而撒手不管,那就只有放弃当初的理想:“不过和顺王不同,我和许将军有私人恩怨,没法化解的私人恩怨。”
  夏完淳不再多劝告辞离去。
  吃饭前黄石得意地给黄乃明炫耀他刚赢到的一些艺术品,这都是多亏了后者给他从西安发回来的碑文拓片:“不过罗马教廷惊讶之余,倒也不认为很吃亏,他们把拓片带回去说要收入档案,不让这些到东方来传播他们荣光的人默默无闻。”
  “那块碑可是真不好找,”黄乃明写信一般都是挑重要的事情说,这次与父亲见面才有机会抱怨:“孩儿到西安的时候,这块碑又被碑林的人移出去了。”
  “移出去了?”
  “是啊,我找遍了碑林也没有找到,”当时黄乃明认定这块碑既然在碑林存放过,那孔庙里的人就一定会有印象,但问遍了也无人知晓,他想起父亲说过这块碑是在西安城外出土的,于是就到城外去找,结果被黄乃明找到的时候,那些人承认确实是天启五年发现的,但是从未移动到碑林里面去:“孩儿说父亲你亲眼看见的,哪里还会有错,他们就是不认账。”
  “现在呢?”黄石心里明白,大概确实此时还没有把这块碑收入孔庙。
  “孩儿又给挪回碑林里面去了,孔庙的人看到后也觉得非常珍贵,但就是一口咬定他们之前不知道,算了,最后懒得和他们吵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黄石表示赞同黄乃明的处理办法,宽宏大量地不再为西安孔庙从未犯过的错责备他们。
  吃饭期间,黄乃明滔滔不绝地和家人说起他在北京的见闻,从李自成开始到下面的牛金星、刘宗敏,他把对大顺的文武百官的印象一一到来,父母和弟弟、妹妹都听得津津有味。但对许平却是只字不提,除了小弟以外,其他人也全都唯独不问此人,而黄石的小儿子问了几句,黄乃明也都用别人的趣事带过。
  “辽王、辽相我都没有见到过,”最后黄乃明还是说到了吴三桂和洪承畴,现在辽东的改革引人侧目,连闽、粤、赣、桂四省的大夫也大量谈到辽东的新气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可不知道。”
  “听说辽王曾跟着许将军攻打过福建。”黄石的幼子对此有模糊的印象。
  “大哥你觉得辽东会怎么样?”回到福建后黄子君就住到齐国公府来了,黄石不打算让女儿守寡,竭力劝说她再寻找个夫婿、而且金家的孩子黄石也要求跟母亲过,对此金求德当然不愿意,但他也知道和公主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所以也不表示反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